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资料待完善
擅长能力 (1)用于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技术;(2)用于微生物分离与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技术;(3)用于微生物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技术;(4)用于食品安全和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的云平台。
博士现为信电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于2001、2004和200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分别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农业工程硕士学位和农业工程博士学位。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美国阿肯色大学做博士后,从事生物传感器研究。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继续在阿肯色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2011年7月,受聘于美英特生物仪器公司,担任技术总监。2012年9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中国农业大学工作至今。2017年12月,晋升教授。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传感器、微流控芯片、免疫磁分离等。近5年,以唯一通信作者在工程、化学、生物、医学、食品、兽医等专业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50余篇,篇均影响因子约6.0,其中29篇ESI前10%(14篇IF>10),9篇前20%,2篇高被引,3篇封面,累计他引超过千次,并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教育经历 2004.09.01-2007.07.01,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2001.09.01-2004.04.01,硕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1997.09.01-2001.07.01,学士,中国农业大学,应用电子技术 开授课程 1、生物传感器,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2、生物传感器,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3、生物传感器,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4、学术沟通和研讨,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5、学术论文写作实训,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6、生物传感器,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7、学术论文写作实训,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8、生物传感器,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2020.1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禽混合病原的磁泳分离与生物传感机理研究,主持 2、2019.03.08-,国务院其他部门,大田作物智慧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3、2018.11.10-,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云南省院士工作站(丽江) 4、2018.1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溶胶中禽流感病毒的微流控芯片富集与裸眼检测方法研究 5、2018.01.01-,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发展战略研究,主持 6、2017.03.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环境效应监测技术研究,主持 7、2016.11.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传感器猪重要疫病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主持 8、2016.10.19-,国际合作项目,用于家禽供应链中沙门氏菌检测的阻抗生物传感器开发,主持 9、2016.01.01-,其他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精准生产方式研究 10、2016.01.01-,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病死猪肉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设备研制与应用,主持 11、2015.12.01-,一种微生物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开发,主持 12、2015.12.01-,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基于生物传感器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装备研究,主持 13、2014.01.01-,自选课题,基于免疫磁泳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技术研究,主持 14、2013.01.01-,主管部门科技项目,阻抗生物传感器检测病原微生物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15、2012.12.01-,国务院其他部门,微流控PCR仪在动物疫情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主持 16、2012.12.01-,国务院其他部门,基于微流控PCR芯片技术的农业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 17、2012.12.01-,国务院其他部门,基于微流控PCR芯片技术的农业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 18、2012.12.01-,国务院其他部门,基于微流控PCR芯片技术的农业疫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 19、2007.12.19-,主管部门科技项目,土壤 N,P,K 含量快速检测方法与低成本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20、2006.12.01-,863计划,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 横向项目 1、2019.05.31-,Poultry Excellence in China: Improving Food Safety in Poultry Supply Chain (Phase II),主持 软件著作 1、基于纳米磁珠的核酸自动提取系统,2015,2015SRBJ0388,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 1、一种基于磁珠链和酶促反应的微生物检测方法,2019,201911072020.9,发明专利 2、基于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和荧光信号“开关”的微生物检测方法,2019,201910641973.6,发明专利 3、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微流体驱动装置,2018,201811473133.5,发明专利 4、一种基于高梯度磁分离和量子点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2017,201711191273.9,发明专利 5、一种基于同轴毛细管的核酸提取方法,2017,201710816756.7,发明专利 6、一种基于电化学阻抗相角分析的微生物检测方法,2017,201710374133.9,发明专利 7、检测过氧化物酶浓度的芯片及系统,2016,201620094488.3,实用新型 8、基于免疫磁分离以及生物催化的微生物浓度检测方法,2016,201610183221.6,发明专利 9、检测过氧化物酶浓度的芯片、系统、方法及芯片制作方法,2016,201610066787.0,发明专利 10、一种阻抗生物传感器,2015,201520245748.8,实用新型 11、一种基于免疫磁分离和脲酶催化的微生物检测方法,2015,201510202501.2,发明专利 12、一种阻抗生物传感器及生物阻抗检测分析方法,2015,201510192591.1,发明专利 13、一种纳米磁珠连续流动分离装置,2014,201420387278.4,实用新型 14、一种纳米磁珠连续流动分离装置及方法,2014,201410334104.6,发明专利 15、一种病毒检测仪,2014,201410334079.1,发明专利 16、基于纳米磁珠的核酸自动提取装置及其方法,2014,201410054906.1,发明专利 17、仅依赖一阶导数的信号背景噪声去除方法,发明专利 18、高梯度磁流动分离装置及其转动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19、基于色素和酸释放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