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四川成都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专用化学
擅长能力 梯度纳米结构材料、高熵合金等高强高韧材料力学行为与微结构关联的多尺度理论(应变梯度弹/塑性理论、位错理论)、多尺度模拟(晶体塑性有限元;离散位错动力学;分子动力学)与多尺度实验(...
张旭,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洪堡学者”(2015年)和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墨卡托访问学者(2019年);西南交大“雏鹰学者”(2016年)、“扬华学者”(2019年)、“唐立新优秀学者”(2019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和第10届塑性力学专业组组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波兰国家科学中心基金项目函评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多个省市科技项目以及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应邀担任 Metals 期刊(IF:2.351)特刊编辑和 Frontiers in Metals and Alloys 期刊的评审编辑,《应用力学学报》青年编委。 2011年6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工作,2014年9月建立“多尺度材料力学”研究组。先后在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德国埃尔朗-纽伦堡大学 ,马普钢铁研究所与Elias Aifantis、Katerina Aifantis、Michael Zaiser、Dierk Raabe、Franz Roters等国际知名学者开展长期而又深入的合作研究。 致力于面向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高强高韧材料(梯度/层状结构金属材料、高熵合金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基于变形机理的本构关系建模、微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设计;(2)材料力学行为的多尺度实验、模拟及理论分析等;(3)大数据、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4)航空航天与轨道交通中的力学。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2012, 2016, 2018),军委装备预研项目1项;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6项。 发表学术论文 83 篇,其中SCI期刊论文 66 篇,论文引用H因子18;撰写国防报告1份。一作/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2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9篇)、Acta Materialia(2篇)和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4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 篇,其中SCI期刊论文 40 篇,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1篇论文被Journal of Material Research 期刊选为Feature论文,1篇论文被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选为"Editor's Choice"。在科学出版社合编专著《材料宏细观非弹性本构关系》和数字化教材《材料力学的实验,理论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