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辽宁大连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网络
擅长能力 [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公共建筑策划与设计、公共建筑使用后评估、复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 城市设计方向:轨道交通站域城市更新及设计、公共空间与步行网络、韧性城市
1983年11月出生,山东东平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硕士,大连理工大学工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设计、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主要承担课程为城市设计、建筑策划学。 现担任建筑学第二教研室主任。 代表论著 科研论文 1.地铁枢纽站域步行网络的建构原则与策略[J]. 国际城市规划, 2021, 36(3): 91-99. 2.轨交枢纽站域步行系统发展的模式、逻辑与机制——基于三个亚洲案例的比较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20, 35(1): 88-95. 3.“站城一体开发”模式下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系统构成与特征——以大阪-梅田枢纽为例[J]. 新建筑, 2017(6): 142-146. 4.地铁枢纽站步行影响域与客流动线研究——以大连地铁西安路站为例[J]. 建筑学报, 2017(S1): 22-27. 5.论集群式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共生理念[J]. 建筑学报, 2009(S2): 27-29. 教学论文 1. 面向可持续更新的城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C]. 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2021: 402-404. 2.空间·场景·规则:进阶式长周期城市设计教学模式探讨[C]. 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广州, 2018: 469-472. 3.“建筑+结构”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C]. 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深圳, 2017: 106-109. 4.建筑设计课程“适应性教学链条”的建构与实践——以大连理工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为例[C]. 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合肥, 2016: 299-302. 5.两岸高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和东海大学为例[C]. 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大连, 2014: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