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林列
返回首页

林列

副院长

所在地:天津天津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生物医药

擅长能力 基础医学,物理学

男,1963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会员。分别于1986、1989 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南开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1998 年至今一直从事光学工程领域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生物医学光子学;光电材料、器件与光学传感。 在生物光子学方面,近年来基于非线性荧光共焦成像技术,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和有机功能分子,研究光敏药物分子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胞内的传递;量子点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细胞内敏化单态氧检测或成像;以及生物诱导发光动力学在医学诊断,农作物质量检测,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基础。这方面完成了天津市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各一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两项,博士点基金一项。 在光电材料与器件方面,主要针对航天器空间应用,开展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及混合宽谱带太阳电池(无机/有机)的研究。主要包括:硅基薄膜光电材料的研究(生长机理、低温晶化机理、稀土掺杂及其发光、电特性等);研究与开发宽带隙和窄带隙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有机半导体薄膜和无机/有机复合体薄膜的载流子迁移运动量子模型、掺杂机理及发光机理研究。这一方向连续承担了四个863项目和一个天津攻关项目;目前小面积电池转换效率已经达到4.84%,折合重量比功率为340.85 W/ Kg,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硅基薄膜材料(包括非晶硅、纳米硅、微晶硅、多晶硅薄膜)与有机薄膜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在光学传感方面,基于相位检测原理研制分布式光相位传感系统。分布式光相位传感系统有极高的灵敏度,达到10-7rad,可精确探测振动、应力、辐射、温度等物理量,并可对其发生变化的位置进行定位,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石油和天然气传输管线、国家重要设施、军事战略基地和国家边境线的防务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弱调制信号的光相位检测、抑制相位扰动、抑制偏振衰落和传感系统输出光电信号的频谱特性等。在此研究方向,目前正承担863项目“油气管道光纤安全预警技术与装备研究”。 科研项目、成果、获奖、专利等情况: 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时空特性,国家自然基金 油气管道土壤振动信号分析与识别,863项目 高性能太阳能薄膜电池应用技术研究, 863项目 目前参加的在研项目: 双光子激发癌细胞内光敏剂光谱特征及其与靶分子相互作用,国家自然基金 高数值孔径二次谐波显微术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 基于非线性成像和光谱技术研究卟吩类光敏剂与癌细胞DNA的相互作用,博士点基金 用于双光子荧光扫描显微术的超分辨率衍射器件的研究,天津自然基金 聚酰亚胺衬底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863项目 柔性衬底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开发研究,天津市攻关项目 撰写论文、专著、教材等: 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近代成像技术与图象处理本科生课程:光学 社会兼职: 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会员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