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刘海涛
返回首页

刘海涛

副教授

所在地:天津天津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软件

擅长能力 物理学

1996-2000清华大学工学学士; 2000-2005清华大学光学工程博士; 2005-2006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讲师; 2007-2008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副教授; 2009-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2008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光学研究所国家公派博士后。 科研项目、成果、获奖、专利等情况: ●研究内容 1.微纳光学:纳米金属孔阵列光学异常透射,金属表面等离激元微纳器件,亚波长光学。 2.微纳尺度光学传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化学传感,光学异常透射传感。 3.光学计算与建模:基于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的光学计算,微纳光子学器件的微观动力学模型分析与设计。 4.衍射及信息光学:衍射光学元件(超分辨衍射器件、光束整形器件),自由空间光波(标量/矢量光波、完全/部分相干光、连续/超短脉冲激光)传输及变换。 ●主持项目 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3.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4.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介观光学及局域场调控理论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波长金属孔径阵列透射增强的微观模型与性能控制研究”。 6.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金属亚波长阵列拉曼传感器电磁增强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7.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微纳米金属结构实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传感的机理研究”。 8.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子课题“金属亚波长结构理论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于双光子荧光扫描显微术的超分辨衍射器件的研究”。 ●发表论文 在Nature(2篇,影响因子36.280)、Physical Review Letters(2篇,影响因子7.370)、Surface Science Reports(影响因子11.696)、Physical Review B、美国光学学会刊物(包括1篇2010 年11 月Spotlight)、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刊物等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单篇SCI他引最高209次,编写了Springer 出版2部英文专著的各一章。 ●学术奖励 2004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 2005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8法中科学及应用基金会吉尔-卡恩奖; 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学金-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 2010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 2012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013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2013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2014第十二届天津青年科技奖。 ●学术任职 1.以下期刊的审稿人:美国光学学会期刊(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JOSA A/B、Applied Optics、Photonics Research)、Scientific Report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欧洲期刊(Optics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odern Optics、JEOS-RP)、国内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Chinese Optics Letters、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物理学报、光学学报、中国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电子激光)。 2.期刊《光电子激光》编委。 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 4.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5.天津市光学学会理事。 撰写论文、专著、教材等: 发表的学术论文如下(*代表通讯作者): ●Haitao Liu, Philippe Lalanne. Microscopic theory of the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Nature, 2008, Vol. 452 (No. 7188), pp. 728-731. (SCI IDS: 285QY, 2011 Impact Factor 36.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