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介: 首次将载能离子束与摩擦纳米材料相结合,并成功地获得了超强正电性起电材料。在这项研究中,利用离子辐照技术,通过核能损和电子能损等能量传输来改变材料的分子结构。离子注入产生的弹性和非弹……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例。在发光过程中,一直以来研究者都认为光源只能够与其所处环境的电磁场模式的本征态相互作用,光源的出射强度和频率等辐射特征由光源和这些本征态共同决定。这一观念随着……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的王楠林研究组在PhysicalReviewX期刊发表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该研究组在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支持下自主建设了“能量可调近红外到中红外……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实验上测量了800nm和400nm园偏振激光与Xe原子相互作用作用的多光子电离过程,通过冷靶电子离子动量谱仪,实现光电子能谱和动量谱的高精度测量。实验上,发现在400nm波长条件下,测量到可分辨多……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在二维铁基高温超导体中的一维原子缺陷链两端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为实现较高温度下、无外加磁场的拓扑零能激发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平台。王健研究组通过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钛酸锶衬底上成……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光子首先从纳米波导直接折射进入微腔混沌模式,其角动量较小,对应于光子在微腔界面的反射角较小。与旋转对称微腔不同,混沌运动使得光子角动量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微腔内的混沌光……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鉴定了拟南芥中的m6A去甲基酶ALKBH10B,发现ALKBH10B缺失会导致拟南芥显著的晚花表型,ALKBH10B通过影响FT,SPL3和SPL9的甲基化水平调控拟南芥的成花诱导。不同的识别蛋白通过对m6A的结合,对mR……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一种独特的仿生矿化刻蚀法,合成钌原子单分散的介孔单晶TiO2,析氢性能极其优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元素面扫描测试结果表明,单个钌原子的均匀分散在具有介孔结构的TiO2晶体中。结合X射线……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首先设计合成了Fe2B间隙化合物,其中包含一维硼链结构和高导电的Fe主体网络,该化合物表现出与纯硼截然不同的电化学性质,1400次循环后基于B计算的容量可达10700mAh/g。高导电的Fe基质和高分散……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超高迁移率层状Bi2O2Se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及表面特性。首先使用改良的布里奇曼方法得到高质量的层状Bi2O2Se半导体单晶块材,其低温2K下霍尔迁移率可高达~2.8*105cm2/Vs(可与最好的石墨烯和量子阱……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以石墨烯为模板的少层石墨双炔薄膜的液相范德华外延生长法。以原子级平整的二维石墨烯为基底,采用极低的单体浓度(0.04mM),在室温下进行偶联反应,通过溶液相范德华外延的方法,成功制备得到……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具有超高电子迁移率、合适带隙、环境稳定和可批量制备特点的全新二维半导体芯片材料(硒氧化铋,Bi2O2Se),在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量子输运和可见光探测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由Bi2O2Se制备成的原……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