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介: 首先,一种大头基的表面活性剂(DEAB)可以与反电荷的多头配体(TPE-BPA)得到一种纳米尺寸的无规配位簇,而后金属离子(Zn2)的加入则可迅速使之交联形成无定形的白色沉淀物。通过自发的结块过程,沉……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给体片段以氟原子修饰的n型给受体聚合物热电材料,利用聚合物链间的给受体相互作用维持聚合物的电子迁移率,通过引入氟原子增加聚合物的电子亲和性以提高n掺杂效率,两者的协同作用大幅度提高了……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发明了一种基于独创制备技术的黑色二氧化锡纳米材料,该材料作为锂电负极具有1340mAh/g的可逆容量,远优于SnO2的理论容量极限(783mAh/g)。该材料与石墨烯复合后更显示出极其优越的循环稳定性……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首次发现一类同时具有超高电子迁移率、合适带隙、环境稳定和可批量制备特点的全新二维半导体(硒氧化铋,Bi2O2Se),在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和量子输运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彭海琳课题组基于前期对拓……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极性材料在固硫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固硫机理难以确定,他们提出了采用金属有机小分子二茂铁作为固硫材料,实现了锂/硫电池长达550次的平稳循环,并结合XPS分析与DFT计算,证明了二茂铁……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在双金属氮杂富勒烯Gd2@C79N的分子结构和量子比特行为这一体系中可以实现对任意叠加态的操控,并可应用于Grover算法中。直流磁化率测试表明,碳笼上氮原子取代引入的自由基转移到内部钆离子之间……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若将氧化物变薄到乃至单层,其表面自由能受基底金属的调制会向金属表面自由能靠近(化学势的混合),此时沉积在薄层氧化物上的金属就有可能处于高分散状态。研究人员在Cu(110)单晶表面生长单层C……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该研究工作首先使用DFT理论计算了fcc相与hcp相Ru的Wulff平衡结构模型里各个表面的CO解离势垒。CO解离通常被认为是费托合成的决速步,而CO解离势垒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活性。计算结……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铝水解制氢是一种重要的产氢方式,但铝水解产生的热量甚至超过了生成的氢气所含化学能,高达55%的化学能以热量直接耗散。研究人员利用Y-Pd薄膜电极与Al片构成电池,可将水解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研制了国际首例稳定可逆的单分子光开关器件(Science,2016,352,1443;J.Phys.Chem.Lett.,2017,8,2849);观察到了低温下联苯基团由于σ单键的旋转产生的精细立体电子效应(NanoLett.,2017,17,856……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在利用叠氮非天然糖Ac4ManNAz对细胞进行唾液酸化标记时,质谱数据中出现了胞质蛋白。而正常情况下,胞质蛋白是不具有唾液酸修饰的。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利用基于位点的化学蛋白质学技术手段鉴定……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以经典的LDE分子4-羟基壬烯醛(HNE)为模型,结合还原性二甲基化标记技术,实现了对外源的羰基化修饰蛋白和位点进行了直接的大规模捕获和鉴定(RedoxBiol2017,12,712-718)。然而鉴定病理条件下内……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