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介: 协同利用酶触发的超分子自组装和生物正交断键反应,在肿瘤细胞内部实现原位、特异的前药激活,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增强了靶向活化能力。设计合成了带有前药激活开关Tetraz……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且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由糖基转移酶催化形成。抗体、疫苗等许多临床治疗性蛋白质都具有特异性糖基化修饰,且对蛋白活性至关重要。基于糖基转移酶的化学酶法合成方……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高效的多肽-多肽偶联反应对于制备蛋白-药物缀合物、调控蛋白质拓扑结构、生物成像、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因其可基因编码的特性而备受关注。目前,研究报道此类连接方法并不太多见……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蛋白质药物因其高特异性及高活性,近年来在癌症、自身免疫病、血友病、糖尿病等多种重大恶疾的治疗中愈发重要。然而,蛋白质药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容易引发病人免疫应答产生抗药物抗体(……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在包括免疫响应、器官发育、神经传导在内的众多生命活动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研究细胞互作的方法大都需要已知参与的细胞类型,难以在复杂的活体环境下发……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研究揭示了转录抑制子与DNA形成液液相分离的新机制。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在细胞中被紧密组装在不同的染色质结构域中,而如何调控这些染色质结构域的组装,从而控制基因的转录仍然是未解之谜……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探索天然产物生源合成途径对于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化学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生源合成途径中的“环化/后期氧化”(cyclization/late-stageP450-mediatedoxidation)策略被运用于一系列具有……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提出并发展了一种蛋白质“邻近脱笼”策略,将可遗传编码的非天然氨基酸脱笼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筛选技术相结合,在一系列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上实现了高时间分辨的原位激活,为在活细胞及活体动物……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家族受体,在视觉,嗅觉,味觉以及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转导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是关键的药物靶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GPCR在失活和……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通过对黄芩苷分子进行化学衍生化从而获得了与天然黄芩苷具有相似生物活性的光交联分子探针,并利用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来寻找黄芩苷在细胞内的直接药效靶点。他们发现与黄芩苷相互作用的靶标……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TP53作为最著名的抑癌基因之一,其编码的p53蛋白控制着一个广泛而灵活的生物网络,并承担着基因组守护者的角色。T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与各种癌症的形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正是由于p53蛋…… 查看详细 >
技术简介: 基于该实验室所发展的位点特异蛋白质-聚氨基酸偶联技术(J.Am.Chem.Soc.2016,138,10995−11000),以干扰素-α2b(一种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为模型药物蛋白合成了头-尾相接的干扰素-聚氨基酸大环……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