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明确了山东省茄科和葫芦科蔬菜病毒病的病原种类、主次关系和复合侵染情况,建立了新发爆发性的番茄褪绿病毒
  (ToC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等快速检测技术。(1)在国际上报道了首次在中国发生的病毒病害(新寄主)12 个。
  (2)开发了快速准确检测TYLCV、ToCV 等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 LAMP 检测技术。
  2。针对新爆发的 ToCV,首次报道了中国分离物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检测和预警报道,确定其已经扩国内 9 个省市区。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技术解决方案。发现ToCV  侵染可导致 TYLCV 突破寄主抗性,并探明了烟粉虱种群动态与ToCV 发生流行关系。
  3。明确了北方设施蔬菜产区(7 个省市 60 多个番茄种植区) TYLCV 株系,共测定 TYLCV 全基因组(DNA-A)86 个,确定侵染我国设施蔬菜的 TYLCV 为单一株系。
  4。构建了番茄病毒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创制了抗 TYLCV 新种质、新品种,解决了国内抗源及抗病品种缺乏的困境。①自主研发与抗 TYLCV 基因连锁分子标记,可以分别对 Ty-2、Ty-3a 和 Ty-5 进行准确鉴定,提高了育种效率。② 针对国内抗 TYLCV 粉红果番茄种质资源缺乏的现状,筛选出了31 份含 Ty-1、45 份含 Ty-2、13 份含 Ty-3、10 份含 Ty-3a、2 份含 Ty-4 和 5 份含 Ty-5 基因材料。③育成了抗TYLCV 的高产、优质番茄新品种或新组合 14 个并大面积推广种植。

5。在优先采用优质抗病品种应用的基础上,集成传毒介体防控以及高效低毒农药筛选、物理防控、生态调控等措施,建立 蔬菜新发病毒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成果在山东及江苏等设施蔬菜产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