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成熟时籽粒含水量高低不仅影响能否机收籽粒,而且影响干燥成本。机收籽粒要求籽粒的水分在 28% 以下,最好是 25%以下。玉米完熟时籽粒水分通常为 32%-37%, 需要经过果穗晾晒后脱粒,然后再将籽粒干燥至安全储粮水分13%以下,不仅用工量增加,而且需要大量的场地和干燥费用。解决机收籽粒的关键是品种早熟,降低籽粒含水量。国外玉米一年一季,不存在时间矛盾,通过站杆脱水,实现籽粒机收。国内科研人员试图通过选育早熟品种的途径,解决子粒含水量高的问题,但由于缩短生育期会使产量明显降低,农民不愿种植。因此, 很难在短时期解决玉米产量与籽粒含水量过高的矛盾。而通过技术措施,如化学催熟脱水剂,为降低籽粒含水量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 2016 年开始研究筛选不同脱水剂配方,2018 年获得成功, 2019 年 5 月申请发明专利,2020 年 7 月获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1910437863。8)。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9-2020 年,在黄淮海玉米种植区进行大田喷施处理,使用规模约 7000 亩,玉米籽粒脱水效果整体表现良好、稳定。2021年 7 月 21 日,与济宁市绿康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专利转让合同“一种玉米生产中的籽粒脱水方法”,合同转化金额 50 万元。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脱水剂能促进玉米成熟和籽粒脱水,可用于玉米籽粒机收的辅助处理。在黄淮区域,夏玉米授粉后 33 天至 35 天喷施该脱水剂,能明显加快玉米成熟速度,不同品种处理效果有一定差异, 可提早成熟 4 天-6 天,较对照成熟时水分降低 5%-10%。能较好的解决机收籽粒的问题。特别是规模种植条件下,通过不同生育 期品种的使用,结合脱水剂,满足农时的调整和机械作业问题。 人工收获果穗和直接机收籽粒相比,每亩减少用工成本约50 元,节约烘干费用 10 元左右。
四、适宜区域
黄淮海等玉米种植区,以及玉米制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