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组找到了拟南芥中N6-甲基腺嘌呤修饰潜在的去甲基酶,并着重研究了ALKBH10B的去甲基功能及其在拟南芥生命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首先,体外表达纯化的ALKBH10B蛋白对单链短RNA和全长的拟南芥mRNA都有明显的m6A去甲基活性。通过比较野生型Col-0,ALKBH10B的T-DNA插入突变体,突变体回补和无活性回补株系,以及ALKBH10B过表达株系mRNA中m6A的含量,表明ALKBH10B的去甲基功能影响了拟南芥mRNA的m6A水平。ALKBH10B缺失导致显著的晚花表型,且与去甲基酶活性相关。在ALKBH10B的T-DNA插入突变体中,FT基因mR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而相应地,其mRNA稳定性也较野生型Col-0更低,最终导致FT的mRNA水平在突变体中显著低于野生型。同样,FT上游的SPL3和SPL9也在突变体中有更高的mRNA甲基化水平,更快的mRNA降解和更低的mRNA水平。由此确证ALKBH10B通过影响FT,SPL3和SPL9影响拟南芥的成花诱导。此外,研究人员分别对野生型和ALKBH10B突变体进行了RNA-seq和m6A-IP-seq。测序结果表明,ALKBH10B广泛影响了拟南芥mRNA的甲基化谱。相比野生型,在突变体中含高甲基化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显示,ALKBH10B缺失影响的基因功能与所观察到的alkbh10b-1突变体表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