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61601041)。
该项目提出基于加密规则的恶意代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利用基于行为的检测思想, 构造加密规则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通过获取符合匹配条件的关键 API 所对应的检测概率最大值来获得检测结果,对软件代码 API 进行保密分类,既保护被测代码不被泄露又保护检测规则的安全,实现了检测规则和检测代码的双重安全,为解决软件产品自我保护与合法规范、检测免疫与安全检测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针对恶意代码在进化发展中对检测技术的对抗和免疫,对检测技术核心组件即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加密处理,利用同态加密技术对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各项概率进行加密保护, 建立了加密规则的朴素贝叶斯检测模型。
2. 针对待测软件,通过沙箱动态获取软件的 API 调用序列,采用n-gram 算法对 API 调用序列提取出有效的候选特征,并通过信息增益对 API 的候选特征进行降维,构建软件待测 API 序列库。
3. 利用加密规则对待测 API 序列进行保护隐私的分类,通过样本特征 API 序列在待测 API 序列库中遍历匹配,将所有符合条件的 API 序列所对应的先验概率求和取最大值,根据最大值在黑白样本的归属判定检测代码的分类,实现在保护检测规则以及软件信息的前提下对软件进行分类识别,完成检测规则和检测代码双重安全的恶意代码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