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该课题为北京市科技计划“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培育”项目中的课题(课题编号: Z171100005217001)。
该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面向天地异构网络传输链路传播时延长,多普勒效应显著等问题、结合移动通信网业务多样化,场景复杂化的趋势,开展无线信道模型研究,突破信道特征高精度提取,高速动态空间信道预测等关键技术,支撑天地异构网络的高效互联融合关键技术验证和整体性能评估。对无线信道进行建模,研制信道模型仿真平台 1 套,支撑集成验证系统的构建。
2. 研究按需动态接入和边缘计算技术,解决移动基站多回传链路、网络切片与管理等问题,构建弹性泛在多连接互联网关试验系统,实现地基节点网与移动通信网互联融合功能, 提升综合业务服务能力。针对天地异构无线网络设计“双边缘”缓存架构,分别实现局域和全局感知,采用基于 SDN 软件定义网络管理技术和基于 NFV 的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协作管理和按需分配;针对天地异构无线网络进行性能理论推导,并细化性能指标,降低时延以及能耗,提高网络效率;将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用于互联网关系统,实现热点内容文件缓存。
3. 完成了提供天地互联、地网互联、运维管控、应用服务等功能的天地异构网络地面互联融合系统的构建,并对天地异构网络地面互联融合系统中切片部署、虚拟资源管理以及资源适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如下:
(1) 端到端切片服务化部署策略研究,基于复杂理论针对三种典型切片提出不同的部署 策略,实现了在多域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中快速部署端到端网络切片;
(2) 资源受限下的虚拟资源管理技术,引入虚拟化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多条业务链 联合部署的模型,实现针对天地异构网络特性及资源分配,高效管控虚拟化网络资源;
(3) 面向业务质量保障的资源适配技术,提出复杂网络模型扩充底层物理节点资源。 基于所研究的切片部署、虚拟资源管理以及资源适配技术,开发虚拟化智能管控平台,
主要实现了三个层面的功能:业务管理与编排层面上,为用户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对计算、 网络、存储等节点集群进行控制,可进行网络切片的在线设计与在线部署;网络功能层面上, 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采用 VNF 方式实现网络核心功能,使得网络功能可不依赖于特定网络设备;基础设施层面上,虚拟化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异构网络资源统一描述与统一管控,从而能够高效地实现应用服务导向的切片快速部署与快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