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鉴定草木樨属不同种特异引物及其
应用。
背景技术
草木樨属为豆科草本植物,一年生或两年生,异花授粉。全世界约有 19 种,
在中国草木樨主要生长于内蒙古、辽宁、甘肃、陕西等地(Stevenson,1969)。草
木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马丽,2005),既能
防风固沙又能保持水土,是重要的饲草,并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健胃祛
湿、清热解毒等功能(祝文妹,2008)。此外,草木樨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利于
轮作。
然而生产上对于草木樨的分类限于形态特征和其生活习性。草木樨属植物其
叶片、花型、花色、种子、果荚形态差异很大(Klebesadel,1954;Moussavi,2001),
难以进行准确的分类。目前,生产中流通的草木樨品种混杂,不利于其种质资源
区分及入库分类保存,因此快速准确的区分不同种草木樨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
义。
目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草木樨的分类已有报道,但仅用一对引物进行区分,
很难清晰的分辨出所有草木樨物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鉴定草木樨属不同种 特异引物及其应用,通过不同的引物组合确定拼接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更加 明确的分辨出草木樨属不同种。
该种特异组合鉴定效果可靠、准确率高、分辨率 好,对不同种草木樨的鉴定、分类保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