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基于三次谐波法,结合不同形状和特性的传感器开发的热物性测量系统,实现宽材型普适和多参数一体测量效果。其基本原理为,通过对待测材料输入直流焦耳发热,产生伴随着一种载有待测材料热物性的温度波,并与输入的一次谐波电压合并后,便会产生具有三次谐波的电压值,通过测量得到该电压值并进行分析,便可以获得待测材料的热传输信息。目前该设备已实现微纳米线材、薄膜、粉体、流体和块体的精确测量,并且在对传感器进行柔性和封装处理后,还可以实现人体皮肤热物性的表征,达到热物性与人体健康诊断的关联分析效果。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目前处于何种研发阶段:☒研发 ☐小试 ☐中试 ☒小批量生产 ☐产业化;
样机:☒有 ☐无
推广应用情况:已销往国内(北京市科协、中山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南京盛津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外(英国利兹大学)。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大概金额):27 万元。
技术优势:
1. 材料适用的广泛性:微纳尺度线材、薄膜、流体、粉体和块材,材料界面热阻,以及皮肤热物性参数的测量
2. 测量参数的多样性:热导率、热扩散率、电阻温度系数和界面热阻等热物性参数。
3. 微弱信号的高灵敏度:电压信号精度可达 10-7V,电阻值可精确到 0.01Ω,真空腔压强最低可达 0.1Pa。
性能指标:
1. 产品结构:分体式设计(传感器、控温系统、真空系统和测量系统)。
2. 输入电源:AC 220V±10% 50Hz。
3. 功率:1400 W 左右(视不同系统启动情况而定)。
4. 电源系统:功控直流开关电源。
5. 接口:1.锁相通道接口(2 个);2.信号接口(1 个);3.探测器接口(1 个);
4.电阻箱接口(1 个);5.抽气泵接口(1 个);6.循环水箱接口(2 个);7.电源接口(若干)。
6. 控温环境:-60℃~200℃,精度 0.1℃。
7. 真空环境:0.1 Pa。
8. 最佳使用环境:温度 5℃~25℃,湿度<60%(无结露)。
市场分析:
应用于微纳尺度线材、薄膜、流体、粉体和块材热物性参数的表征,材料界面热阻的测量,以及皮肤热物性参数的测量。适用于与热物性相关的材料研究所、公司企业。
经济效益分析:
1. 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较少。在完成自动化采集系统后,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将大幅减少,相关经济效益将增大。
2. 对于同一个材料,根据测量数据和拟合分析,将一次获得较多的热物性参数产出。
3. 符合高新领域材料热物性分析需要。材料上测量宽材型普适,热物性参数上多参数一体测量,可满足较广泛的测量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