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方式:☒整体转让 ☐技术许可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其它_____
成果简介:
开发了一种钕铁硼磁体晶界扩散低熔点 Dy/Tb 合金技术,该技术通过设计(Dy/Tb)-(Cu/Al)低熔点合金,在其熔点以上某一温度进行扩散处理,合金熔融呈液态,沿钕铁硼晶界发生液态扩散,在 2:14:1 主相晶粒周围呈薄层网格状分布,晶界扩散后 Nd2Fe14B 晶粒表面形成一薄层富 Dy/Tb 壳层,强化 Nd2Fe14B 晶粒表面层,改善晶界附近局域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实现晶界改性,从而明显提高磁体矫顽力(矫顽力提升一至两个牌号)。
该技术大大提高了钕铁硼磁体晶界扩散速度与扩散效率,实现低重稀土Dy/Tb 与高磁性能(特别是矫顽力)的统一,并拓宽技术应用范围,突破原本只适用较小尺寸磁体的限制。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目前处于何种研发阶段:☐研发 ☒小试 ☐ 中试 ☐小批量生产 ☐产业化。
已投入成本:40 万。
推广应用情况:无。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大概金额):100 万。
技术优势:
科学设计了(Dy/Tb)-(Cu/Al)扩散源合金,由于该合金熔点低、润湿性好等特点,利用晶界扩散远高于体扩散的特点,在较低的温度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液态快速扩散至较深的深度,在富重稀土壳层的磁硬化和晶界去交换耦合的共同作用下,大幅提高磁体矫顽力的同时,几乎不损害剩磁。该法不仅大大提高扩散效率以及重稀土 Dy/Tb 的利用率,而且适合对尺度达到 5mm 以上的磁体进行有效扩散处理,使磁体的矫顽力提升 1-2 个档次(大于 400-800kA/m)。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设计低熔点、高润湿的(Dy/Tb)-(Cu/Al)扩散源合金,大大提高了钕铁硼磁体晶界扩散速度与扩散效率,拓宽技术应用范围,突破原本只适用较小尺寸磁体的限制;实现低重稀土 Dy/Tb 与高矫顽力的统一,不仅实现了材料的高性能,而且实现了节约稀土特别是重稀土 Dy/Tb、降低原料成本和资源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性能指标:
磁体矫顽力 Hcj 增量≥400-800kA/m,剩磁 Br 减量≤0.02T。磁体 Dy/Tb 增量≤0.5-0.8wt%
市场分析:
该技术可在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制造企业推广使用,国内钕铁硼生产企业众多,分布广泛,如北京地区(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浙江宁波地区(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等)、江西赣州地区(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安徽合肥地区(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地区(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内蒙图包头地区(包头天和磁材技术有限公司)。
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稀土资源的稀缺性,钕铁硼磁体行业的重点研发方向是在保证高磁性能(尤其是高矫顽力)的基础上,稀土总量以及重稀土元素的减量化使用,而晶界扩散技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重稀土集约化使用的特点,从而降低原材料成本,成为钕铁硼磁体行业极具吸引力的产业技术。相较于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 Dy/Tb 金属单质或化合物(氟化物、氧化物、氢化物等)晶间扩散的方法,该技术设计的低熔点、高润湿的(Dy/Tb)-(Cu/Al)扩散源合金,可以进一步提高重稀土 Dy/Tb 的集约化使用,具有明显的原材料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由于(Dy/Tb)-(Cu/Al)扩散源合金的熔点低、润湿性好,大大促进晶界扩散的扩散效率,相较于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 Dy/Tb 金属单质或化合物(氟化物、氧化物、氢化物等)晶间扩散的方法,该技术扩散温度降低、时间缩短(从10 小时以上缩短到 4 小时左右),大大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制造成本。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了稀土永磁材料的产品附加值。按目前钕铁硼行业市场状况估算,N55 产品(矫顽力 955 kA/m)的市场单位售价约为 240 元/kg,晶界扩散后 55H 产品(矫顽力 1355 kA/m)的市场单位售价 330元/kg,差价 90 元/kg。以 Dy-Cu 合金扩散生产成本约 30 元/kg 左右为例。产品技术附加值约 90-30=60(元/kg)。例如:按照成品 1000 吨/年计算,约产生经济效益 6000 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