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科技内容:通过从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提高组件输出功率,最终降低发电成本,达成光伏"平价上网"的目的。
其主要科研内容如下:硅片方面:高品质单晶技术,通过高挥发低氧热场及工艺开发,有效降低氧等杂质含量,提升单晶硅片电池效率0.35% -0.45%。高效多晶技术,通过高品质多晶热场及高效坩埚等工艺开发,有效控制温度梯度,并降低位错密度等缺陷,提升多晶硅片电池效率0.5%。掺杂工艺,采用镓化合物代替传统硼母合金作为掺杂剂,降低硼氧对缺陷,使单多晶电池光衰降低至0.5%以下。
电池片方面:采用自主改进的两步法RIE制绒技术,有效降低短波光反射和表面缺陷复合损失;并通过低温氧化技术,有效减少发射极表面复合损失,实现多晶黑硅电池效率提升0.5%以上,单晶黑硅电池效率提升0.2%以上。组件方面:黑色高效光伏背板技术,通过背板内表面结构绒面化处理及内侧红外反光剂处理,增加内部电池所受光通量,提升单多晶组件功率2.5W以上;组件内部新排版结构设计,通过调整组件内部电池片间距离,增加入射光能量,提升单多晶组件功率1.5W以上;陷光增效焊带技术,通过对焊带表面定向陷光设计,使组件部分不可利用光线通过定向及二次反射而得以利用,提升单多晶组件功率5W以上。
技术指标:60片单晶黑色组件输出功率的达到275W-285W,60片多晶黑色组件输出功率的达到275W-280W,光衰比例均低于0.5%;
经济指标:2014年至2015年的销售额1252300万元,利润为187845万元,创外汇约97440万美元,提供就业1000余人。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该产品已销往上饶光电、北京京仪等多家知名企业,并出口至南非、日本、美国等国家,且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编了一项标准《光伏方阵电气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同时该项目优化了光伏产业结构,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降低了光伏发电成本,对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