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① 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系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计划类别,项目名称为“黄枝油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繁殖技术研究”,合同编号为:桂科能1598025-49,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承担。课题实施期限为2015年07月至2018年06月,资助经费为15.0万元。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 K. Fu)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和中亚热带珍贵树种,为优良石山绿化和用材树种。近年来,其野生资源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已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目前,该物种已列入《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中国珍贵树种名录》和《广西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本项目拟对黄枝油杉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及繁殖技术研究,以促这一珍贵树种的保护和利用。该项目主要应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林学、林木栽培学等多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开展黄枝油杉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繁殖技术研究。 ② 技术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重点对黄枝油杉开展了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评价及繁殖技术研究,以促这一珍贵树种的保护和利用。本项目掌握了黄枝油杉的资源状况,收集种质资源56份,建立种质资源圃1个;初步完成了黄枝油杉野生资源的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1个;起草了“黄枝油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技术标准;发表论文3篇。 ③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系统开展了黄枝油杉野生资源调查,掌握了其野生资源状况、分布特点、生境条件等,从种群生态学、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了黄枝油杉的濒危机制,并建立了种质资源圃,研究结果可为黄枝油杉的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良种选育及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2、建立了黄枝油杉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其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奠定了基础。3、开展了黄枝油杉野生资源的优树选择,筛选出优良种源和单株,为其下一步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4、开展了黄枝油杉的繁殖技术研究,总结了一整套种子繁殖技术,筛选出了黄枝油杉种苗繁育的最佳育苗基质,起草了“黄枝油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技术标准,为该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④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成果已筛选出了黄枝油杉的优良种质,并突破了其繁殖障碍,技术成熟,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本研究成果可满足中亚热带石灰岩地区石漠化治理及大面积造林对于黄枝油杉优良种苗的需求,亦可为该物种的规模化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安全应用。 ⑤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成果已在本单位、林场和造林部门进行小范围应用。但因资金缺乏,还未在石漠化治理及大规模造林中体现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