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1431]黄金鲫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黄金鲫具有生长快,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杂交种性腺发育不完全,不会与亲本混交而影响鲤、鲫鱼品系,不会破坏养殖和生态环境,适于在各种水体(水域)中养殖。2010年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下达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黄金鲫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项目编号201001010,由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承担。 (1)黄金鲫的人工繁育技术 1人工催情 催情药物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加促黄体生成激素类似物(LRH~A2)和地欧酮(DOM),剂量为每公斤体重用HCG1800IU+LRH~A28?g+DOM 1.5mg,进行两次胸腔注射。第一针注射全剂量的三分之一,第二针注射余量。雄鱼红鲫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水温21~22℃,注射后8~10h便会发情排卵。为把握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随时检查雌鱼排卵情况。 2人工授精 根据效应时间,到时检查其排卵情况,当轻压雌鱼腹部有卵粒流出时,立即进行人工采卵。一般 4.0kg的散鳞镜鲤可采卵60~70万粒,可配150g以上的父本红鲫6~10尾。若父本红鲫个体大,精子充沛,精子质量好,可减少父本红鲫数量2~3尾。人工授精应在阴凉处或室内进行,避免光线直射。在进行人工采卵和授精时,必须擦干鱼体上的水,每次人工采卵和授精操作时间不得超过3min。 3规模化孵化 受精卵采用两种孵化技术:一种是将受精卵均匀泼洒在人工鱼巢上,然后将人工鱼巢放置在鱼池中自然孵化;另一种是将受精卵均匀泼洒在经打蜡处理产卵池池底,再将受精卵用笤帚扫离,收集到集卵箱再用集束水流冲洗后,放入环道孵化。 4乌仔高密度发塘技术 传统的乌仔发塘,亩放鱼苗20万尾左右,本技术亩放鱼苗200~300万尾,发塘池面积为5~10亩,发塘期间每天泼洒3次豆浆,每亩用黄豆1.5~2.0kg,同时,每5天加注新水5~10cm,12天育成乌仔,出售或放入其它池塘培育夏花或鱼种。 (2)黄金鲫健康养殖技术 1黄金鲫苗种培育技术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施肥注水后7d左右轮虫繁殖达到高峰期(每升5000~10000个),亩有效水面放养量为20~40万尾。鱼苗下塘后需及时投喂黄豆浆。当鱼苗长到2.0~2.5cm时应投喂“团食”(俗称“面食”,即把饲料原料经80目粉碎、混合后加水,和成团状)。经4~5d的饲养,鱼苗可达3cm左右的夏花鱼种。培育期间每隔3~5d注水一次,并逐渐提高池塘水深。夏花鱼种要拉网锻炼2~3次后方可出池运输或转入成鱼池中进行成鱼饲养。 2黄金鲫当年养成技术 黄金鲫人繁鱼苗培育成夏花鱼种后,当年可直接养成商品鱼。主养池面积5~10亩为宜,一般在5月中旬投放,每亩放3~4cm的夏花鱼种3000~4000尾。在饲养管理中,以投喂精饲料为主。饲养前期,投喂鲫鱼种破碎饲料,每天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5%~7%;当尾均重达到10~30g时,改投鱼种饲料(粒径 1.5mm),日投饵量为池鱼总体重的3%~5%。当尾均重达50g时,投鲫鱼成鱼饲料(饲料粗蛋白保证在32%以上,粒径2.0mm),日投饵3次,每次投饵时间间隔为3小时以上,日投饵量为池鱼总体重的2%~3%。日常管理:高温季节注意适时换水,一般10d加换水一次,以保持清新的水质和较高的溶氧量。每隔15d施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促进池塘有机物循环,同化水体中的氨和硝态氨。一般饲养至当年秋冬出池,每亩池塘当年可获尾均重400g左右的黄金鲫1100~1500kg。 项目开展以来,培育亲鱼雌鱼(散鳞镜鲤)1600尾,雄鱼(红鲫)5500尾,年均生产黄金鲫水花苗种6.5亿尾、乌仔苗种3亿尾。企业苗种生产直接经济效益626.2万元。推广黄金鲫主养面积共54251亩,其中当年养成面积16000亩。黄金鲫主养模式亩均产量1793公斤,亩产值27227元,亩均增产388公斤,亩新增产值5886元,亩新增效益2954元。黄金鲫总产量10724.2万公斤,产值161796.7万元,新增产值34947.9万元,新增效益13528.7万元。黄金鲫良种养殖面积在天津市覆盖率达全市鲫鱼养殖面积的53.6%。 项目组建立了黄金鲫良种繁育基地1处、苗种培育基地2处、养殖示范户80个、示范基地6个,制定了黄金鲫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技术应用覆盖28个省、市。培训专业养殖户800人次,培养专业技术人员12名,增加行业就业人数86人,发表相关论文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建立了黄金鲫苗种高效健康培育模式和当年养成技术工艺。 同时,项目首次开展了黄金鲫饲料氮能比、温度、盐度、耗氧率、中草药等因子对黄金鲫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摸索出了黄金鲫生长的适宜范围;项目转化实施了“孵化鱼巢”、“仿真鱼巢”、“粘性受精鱼卵的脱粘方法”及“粘性卵鱼苗孵化方法”四项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黄金鲫受精及孵化率,使苗种生产提前了30天;利用黄金鲫早繁苗种开展当年养成技术示范,平均规格达426克,亩均产量1298公斤,使池塘养殖利用率提高1倍。 2.关键词 黄金鲫;良种繁育;健康养殖; 3.合作单位 4.人员信息表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