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基本信息 本品由红参、麦冬及五味子三味药材经加工制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作用。经查询国家局数据库,共有批准文号188个,涉及185家生产企业及2种规格(有蔗糖、无蔗糖)。现行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另有吉林康福(通用名称为生脉饮(人参方))及广州香雪(无糖型,辅料为三氯蔗糖,相对密度为不低于1.05)的补充申请批件。 二、抽样情况 本次共抽取样品169批次(136个批号),涉及25家生产企业(占13.5%)、25个批准文号(占13.3%)及2种规格。样品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含生产单位23批次、经营单位146批次、使用单位0批次。17家企业未加印(贴)电子监管码。 三、标准检验 按现行标准检验,169批次样品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100%。存在问题①标准中含量测定限度太低,无君药含测项目,薄层鉴别使用了毒性试剂三氯甲烷、五味子鉴别展开剂不合理;②样品性状颜色、薄层色谱行为及含量测定结果均有差异,均一性较差。五味子醇甲含量,武汉太福平均结果最低(0.28mg/支),与平均含量最高的石家庄四药(2.91mg/支)相差十倍。③样品包装及包装规格较多。 四、探索性研究 经探索性研究检验,169批次样品中有51批次样品不合格,合格率为69.8%。研究项目:①薄层鉴别 修订了五味子、红参及麦冬的鉴别项,红参与麦冬实现共板鉴别,按修订方法检验,169批次样品均符合规定。②特征图谱 尝试采用HPLC法建立特征图谱,由于麦冬无特征吸收,红参有19家企业未检出特征峰,检出的各企业差异大,图谱中仅有五味子信息,不能反映制剂的整体质量,故暂未成功建立。③含量测定 采用HPLC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除五味子醇甲外,其余成分含量均小于万分之一,按不同企业提供的实际转移率11.9%修订了五味子醇甲的限度,结果20批次样品不合格(11.8%);研究了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结果含量较低且多数企业未检出。结合薄层色谱、特征图谱及含测结果发现,本品中人参皂苷、木脂素类成分均较低,与其他剂型物质基础不一致,故建议重新评价该品种制法及剂型的合理性。④山麦冬检查 采用HPLC-MS对山麦冬特征成分进行筛查,结果江西和盈、吉林红石、吉林天强3家生产企业的8批次样品(4.7%)检出山麦冬皂苷B或短葶山麦冬皂苷C,涉嫌掺杂或使用山麦冬投料,已上报重大问题与补充检验方法,并送山西所及广西所复核。⑤蔗糖情况 采用HPLC对辅料蔗糖质量进行筛查,结果华阳恩施的6批次样品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总量均远低于拟定的限度,而麦芽糖的含量超限,该企业样品不合格率为100%,总不合格率为3.6%。可能存在涉嫌掺杂麦芽糖投料的情况,已上报重大问题。⑥防腐剂筛查 采取HPLC法筛查了山梨酸等23种防腐剂,石家庄四药及吉林天强样品中检出说明书中未标识的防腐剂、江西盛翔1批次样品防腐剂超限。⑦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采用ICP-MS法测定铜、汞、砷、镉、铅,25家企业的42批代表样品均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均低于绿色行业标准,风险较小。⑧塑化剂筛查 采用GC-MS/MS法测定169批次样品中的16种塑化剂,结果145批次样品中均不同程度的检出2~4种塑化剂,特别是具橡胶塞的玻璃瓶包装中检出较多塑化剂,说明本品塑化剂迁移污染风险较大。⑨染色情况 采用HPLC筛查20种色素,136批次代表样品均未检出,风险小。⑩农药与SO2残留 对企业提供的药材进行农药与SO2残留的测定,结果9批次红参均不同程度检出六六六、六氯苯、五氯甲氧基苯、五氯硝基苯、毒死蜱、腐霉利,部分超限;10批次麦冬均检出 SO2残留,但未超限,提示企业要严格控制药材质量。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10批次麦冬进行筛查,结果均检出多效唑,江西和盈、吉林一正、仲景宛西、商丘金马4家企业的14个批次样品检出多效唑,但含量均低于限度。 五、综合评分 结合现行标准与探索性研究检验结果评分220.5~463.4内,排名第一是通化爱心463.4分,最后一名是吉林天强220.5分。与探索性研究结果一致,而与按现行标准检验评分排名差异较大。 六、总体评价 ①标准评价为“一般”。现行质量标准对三味药材均进行了控制,但含测限度低,薄层待优化,评价为“一般”;②质量评价为“差”,统计现行标准与探索性检验结果,共52批次样品不合格,总合格率为69.2%,上报两个重大问题,样品均一性差。③总体评价为“差”。建议①完善红参中农残、麦冬中多效唑及药品中塑化剂残留检测方法及限度;②增加生脉饮中山麦冬补充检验方法;③针对生脉饮系列品种的工艺及剂型的合理性进行再评价;④国家局组织口服液中塑化剂的风险评估或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