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基本明确Wolbachia在我国主要昆虫类群中的分布情况:检测80余种昆虫,11种带有该共生菌;首次发现外来有害生物稻水象甲与烟粉虱体内含有该菌,已证实该共生菌是导致稻水象甲产雌孤雌生殖特性的原因之一;与国内外同步证实了Wolbachia改变昆虫纲生殖方式、调控性别决定作用的表达型式:对膜翅目寄生蜂为孤雌产雌生殖型式,昆虫纲已检测其它各目为生殖不亲和型式;明确了利用该共生菌人工调控昆虫生殖行为的可行性,通过对其水平传递的研究已分别实现对昆虫纲两种生殖方式类型改变的人为人工调控昆虫生殖方法,已找出简便易行的转染Wolbachia于非寄主昆虫的方法,目前正在申报专利。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工厂化生产大面积应用的松毛虫赤眼蜂的种间水平转染,已获得完全为孤雌产雌生殖型式的可工厂化生产松毛虫赤眼蜂种群,已连续稳定遗传20余代,将对我国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带来重大变革,有可能对现实应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产生积极推动作。已在国内昆虫学、植物保护学核心刊物上发表7篇论文,在国际会议发表1篇,6篇待发表;培养毕业1名博士,3名硕士;将毕业1名博士,3名硕士;在Genbank上登陆Wolbachia序列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