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内蒙古境内临河至白疙瘩(蒙甘界)段为依托工程,针对荒漠戈壁地区特殊的工程条件,通过前瞻性的室内外试验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该地区复杂气候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线形、路基、路面、交通工程、低碳节能环保方面的建设技术,通过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集成了适用于干旱荒漠戈壁地区节能环保型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套技术。 1、主要的技术成果: (1)提出了荒漠戈壁地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技术标准及合理中间带型式 。 (2)提出了干压实的技术要求以及公路路基合理高度和边坡坡度。 (3)提出了抗紫外光老化级配范围及荒漠戈壁地区沥青路面合理结构。 (4)提出了我国荒漠草原区植被补偿性恢复的技术路径。固沙技术推广方面充分发挥了沙袋沙障使用便捷、效率高的应用原则。 (5)从主动、被动抗强风蚀防护两个方面提出了微棱镜反光膜、电刻膜、透明保护膜的反光材料改进方案。 (6)基于钢结构受力特性,开发了桁架式抗强风标志结构。 (7)开发了自主旋转式标志结构。 (8)提出了不同于一般高速公路的基于荒漠戈壁地区使用与管理需求,界定了服务区的分类、布设原则、功能划分及场区布局,并采用基于车辆连续行驶规律的改进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类型服务区对应功能区规模的参考值。 (9)研发出适用于监控,应急救援系统的通用性小功率太阳能风能供电产品及适合于广场照明的大功率太阳能风能照明系统。 2、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近千公里高速公路建设中全线得到成功应用。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为内蒙地区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宝贵经验,而且对其他环境类似地区公路建设起到指导意义,并且对补充和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