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成果主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73933)资助,属应用基础研究。2013年4月26日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验收,准予结题。后续研究还增加了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 论文收录和引用查新:本项成果提供已发表论文15篇,经检索《SCI-Expanded》、《ISI Web of Knowledge》等,SCI收录论文有4篇,共被《SCI-Expanded》收录的论文引用21次,均为他引;经检索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有12篇论文共被引用24次,其中被他人引用20次,自引4次。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脑血管病是一复杂难治性疾病,对人类危害严重。发病率与病死率高,占老年病前三位;致残率与复发率高,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项目根据历代医家实践,结合全国名老中医诊治开展了多项研究,构建了缺血性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并开展了养阴益气活血新方药的应用。如养阴通瘀方治疗脑血管病血瘀证;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养阴益气通络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等临床观察均表明养阴益气活血方药疗效显著,为该病病机新学说创建奠定了基础。 三、主要技术论点与创造性 综各家之言,结合本项目系列研究,遵循中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以效证因”、“以方测证”中医思维、研究方式及机制反证等,首次创建缺血性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型。通过系统研究首次提出阴虚气弱致瘀是缺血性中风(尤其是恢复、后遗症期)主要病机变化;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是主要证型、常见证型。 本项成果突破了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证常规治法,通过养阴益气活血等方药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研究,验证了养阴益气活血方药安全有效;首次深入阐述养阴益气活血方药抗脑缺血是多糖、生物碱、黄酮等多组分综合效应;创建了缺血性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养阴益气活血新治法、新方药,发展或突破了传统多以气虚血瘀论治缺血性中风学术观点,有助于提高血瘀证临床疗效。 四、技术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情况 本项成果构建了缺血性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并深入、系统、客观地研究养阴益气活血新方药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理。构建的新证型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获益,在上海、河北等医疗单位应用和被学者采纳应用,效果良好。成功促进了中药新药(养阴通脑颗粒等)研发,为治疗脑病中药新药上市做好了充分准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问题 如何阐明缺血性中风发病机制,创新诊治理论,转化成临床亟需、实用高效诊治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疗效,依然是中医、西医学难题。本成果所创建的缺血性中风证型、新方药等,已在浙江、上海、河北等39家医疗单位和被150余位学者采纳、推广应用,使大量临床缺血性中风患者获益,效果良好,有效地避免了因治疗不当所造成的医药资源严重浪费,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也为50余家科研单位、医疗单位提供了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和化学分离分析研究的技术支撑,并被260多名学者引用。本成果不足:开发的新制剂需尽快产业化。 六、历年获奖情况 本项成果尚未登记、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