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1702]珍稀树种高效繁殖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推广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国家濒危药用树种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三尖杉(重要药原植物)、野鸦椿(珍稀、亦赏亦药)自然繁衍能力和传播扩散能力差、发芽率低、育苗周期长、繁殖系数低、种质资源无法得到保护和应用推广等问题,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建立了高效再生繁殖技术体系,经过10年研究,取得突破性可应用推广的重大科技成果。 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持续支持下,建立了多种珍稀濒危药用树种高效再生繁殖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应用推广。对防止现存珍稀濒危药用树种质资源消减和衰退,使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不断扩大应用发挥重要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鄂西红豆高效再生微繁技术体系 以成熟度为80%鄂西红豆种子,通过诱导离体胚和下胚轴获得大量再生植株,诱导率达80%以上,丛芽继代增殖分别为3~4倍和8~10倍,生根率90%,移栽成活率95%以上,繁殖时间短(160d),成苗率高、适应性强;克服了红豆树自然状态下发芽率低甚至不发芽,结实周期长且无规律、种子来源数量少等不利因素,该技术已应用于鄂西红豆的产业化生产。 2.建立小叶红豆高效再生微繁技术体系 选择福建宁德地区作为试验基地,系统研究小叶红豆种子繁育技术、胚芽高效繁殖技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0.32%。应用生物技术进行胚芽外植体高效再生技术,为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小叶红豆,克服了因其地理分布范围狭窄、种群遗传多样性低、自然更新困难、种子萌发率低下等问题,对小叶红豆资源的保育和开发应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野鸦椿高效再生微繁技术体系 野鸦椿为我国特有树种,是优良的观果树种,同时其根、根皮、花、干果可供药用,种子油可制肥皂或作为工业用油。然而圆齿野鸦椿自然状态下或其种子不经处理直接播种发芽率极低,几乎不发芽。以圆齿野鸦椿成熟种子、茎段和继代植株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建立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种子发芽率50%, 增殖系数3.70,生根率95%, 根长3.51 cm,移栽的成活率90%以上。筛选出了可供林业生产上应用的圆齿野鸦椿苗木繁育技术及幼苗抚育管理技术。 4.建立三尖杉高效再生微繁技术体系 本项目解决现有技术中三尖杉种子休眠时间长、萌发率极低等问题,选取当年籽粒饱满的种子为材料,经过15~20d胚诱导培养,可萌发出生长健壮的新芽;再经20~25d增殖,25~30d诱导生根后即可成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扩繁系数高,苗木成活后长势良好,解决了三尖杉植株自然资源有限,减少了原植物资源破坏。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8项发明专利,共发表文章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论文被他人引用30次。建设优良种质苗木培育基地鄂西红豆50亩、小叶红豆30亩、野鸦椿30亩,鄂西红豆树造林示范基地3000亩,全面系统解决了我国濒危珍稀药用树种繁殖系数低,生长慢等问题。2013年至2015年累计新增产值3.03771亿元,新增利税3797.16万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