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2100]东溪小仙桃高效微繁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东溪小仙”桃是象山县从桃实生变异选育的新品种,2013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具有色泽鲜、香气浓、糖度高、风味独特,丰产稳产且抗流胶病等特性,目前苗木主要靠扦插和嫁接育苗提供,但扦插成活率低,苗质量差、不整齐;而嫁接苗易受砧木的影响,因此供需缺口大,限制了这一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市场供应。而组织培养育苗既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无毒苗,又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桃富含酚类物质,普遍存在着易褐化、玻璃化和诱导率不高等问题,桃器官再生体系建立难度较大。 本项目通过“东溪小仙”桃外植体筛选及再生体系建立,确定了最佳外植体消毒条件;进行了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优化,提高了诱导成活率;开发了“东溪小仙”桃组培苗移栽专用基质,优化了组培苗驯化条件,组培苗栽植成活率90%以上。制定了《“东溪小仙”桃组培苗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现了“东溪小仙”桃组培苗工厂化生产。项目申请专利1件,撰写论文1篇,建立组培苗示范基地108亩。项目实施期间,生产“东溪小仙”桃组培苗23.86万棵,获产品销售收入442.84万元,新增利润113.58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一、项目已完成的内容 1、完成了组培外植体筛选及再生体系建立。外植体筛选是关系组培成功与失败重要因素之一,本项目以“东溪小仙”桃枝条、芽体等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植体筛选,建立了外植体再生体系;通过研究不同消毒程序防控外植体污染的效果,筛选有效而容易操作的外植体进行组培,确立了污染防控外植体最佳消毒条件。 2、优化了组培培养基配方。以提高繁殖系数和有利于生根为目标,进行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优化,确定了最佳培养基和激素水平。以选用MS基本培养基+6-BA 1.0 mg/L+IBA 0.2mg/L,培养20d~25d为好,芽诱导率在90%以上。 3、研发了驯化移栽苗专用基质。依托企业食用菌废料现有资源,通过研究发酵工艺、调节工艺和混合配方,研发组培苗移栽专用基质配方,将食用菌废料资源化综合利用,优化组培苗移栽驯化条件。 4、完成了“东溪小仙”桃组培苗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选用移栽苗专用基质,用育苗盘装填,机械化精量播种,在温室内一次成苗,是一种全新的育苗体系,实现了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二、项目实际达到的指标 1、建立了“东溪小仙”桃组培苗生产技术体系,并制定苗木生产技术规程1项;项目实施期间共生产“东溪小仙”桃组培苗23.86万棵,销售收入442.84万元,新增利润113.58万元。 2、突破了组培苗技术难关,褐化和玻璃化率控制在5%以内,每苗生根数2根以上; 3、已研发和筛选了组培苗驯化基质,组培苗栽植成活率90%以上; 4、已建立组培苗示范基地108亩,其中东陈乡上周村78亩,墙头镇墙头村30亩; 5、已申请受理专利1项,撰写论文1篇。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