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2181]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特异性很高的、威胁视力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视网膜血管病中已居首位。据估计,在美国,大约有70万人存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约有13万人有高风险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约有50万人存在黄斑水肿,每年大约新增6万3千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增2万9千例高风险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增8万例黄斑水肿。糖尿病人群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致盲发生比例高出25倍左右。新加坡国立眼科的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DR的患病率达到38.1%,在我国糖尿病患者DR的患病率高达44-51.3%,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DR患病率大约有20-40%。目前尽管DCCT和UKPDS研究表明,严格的血糖和血压控制对减少和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有帮助,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挽救了不少患者的视力,但由于视网膜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有相当多的患者经受着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致盲行并发症的困扰。全球糖尿病患者在2010年已达到2.85亿,大约为全世界成人的7%,而DR是糖尿病常见的、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高发病率和致盲率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质量,故早期防治DR意义重大,已成为眼科界关注的焦点。但由于DR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止DR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针对住院2型糖尿病并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高压氧联合改善循环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为早期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延缓严重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探索较好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是DR共同的发病机制,氧化应激可引起多元醇代谢途径激活、AGEs产生过多、PKC激活、免疫炎症因子增加等。由于高血糖引起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积聚,导致细胞损伤,微血管完整性受到破坏,内皮细胞增殖,微血管管腔狭窄、血循环障碍,引起视网膜局部血流量调节障碍,同时细胞和细胞外基质AGEs形成、堆积,2,3- 二磷酸甘油浓度下降,导致白细胞粘滞性增加和BRB屏障破坏,红细胞氧离解能力下降,血液向组织的氧供能力下降,糖化纤维蛋白原和糖化纤维蛋白浓度增加,糖化后的纤维蛋白受蛋白溶酶分解的能力下降,组织中纤维蛋白沉积增加,同时红细胞聚集率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聚集和凝集性增高,血液高黏,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 目前针对DR不同的发病机制,有炎症反应抑制剂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AGEs)、氧自由基清除剂、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生长因子抑制剂等不同种类的药物用于治疗DR,但由于每种药物不能兼顾所有发病机制,单一用药不同取得较好疗效,长期联合用药又会给病人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高压氧治疗DR,一方面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其作用机制为:高压氧能提高循环中的氧分压,可使血氧及组织中氧含量增多,有氧代谢旺盛,从而消耗大量的葡萄糖,致使血糖降低,尿糖减少,同时糖的无氧酵解受到抑制,乳酸生成减少,血液PH值上升,代谢性酸中毒减轻或消失;高压氧治疗可改善微循环与细胞代谢,使ATP形成增多,有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增加胰岛素分泌;高压氧还可改善组织内脂肪和氨基酸的代谢,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和功能,纠正受体缺陷,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高压氧可抑制抗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高压氧的上述作用使得糖代谢紊乱得到改善和纠正,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另一方面可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作用机制为: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在0.2 mPa 氧压下,动脉血氧分压达186.7 kPa,为常压下吸空气时的14倍,使氧的有效弥散范围扩大、毛细血管端的氧分压提高,改善组织缺氧,进而改善微循环;高压氧能使红细胞变形性增加,促进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和组织的氧合作用,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减轻血小板聚集,促进微血栓的溶解吸收,进而改善微循;高压氧能提高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加速微血栓的溶解吸收,进一步改善微循环;高压氧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加强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的能力,增加体内活性氧的浓度,降低醛糖还原酶的活性,纠正视网膜缺氧、瘀血状态,提高视网膜局部血药浓度。故高压氧治疗,可兼顾DR发病的不同机制,多方面延缓DR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DR3个月后,糖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眼底病变改善,提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有效,为早期防治DR提供了有效治疗方法。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