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研究目的 本项目在梳理学术研究中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的有关成果以及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模式下科技资源流动和共享、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建设的对策建议。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科技协同创新模式的理论分析、典型创新共同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的经验研究以及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模式下科技资源流动和共享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主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 2、研究内容 为了分析如何通过科技协同创新模式的建设突破京津冀区域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以及在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流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主要从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京津冀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现状和科技协同创新模式下科技资源流动和共享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机理几个方面研究。 3、技术路线 从学术依据和实践支持两方面,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模型研究三个维度对京津冀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科技协同创新模式下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科技资源流动和共享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关系分析中其他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并对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识别,提出京津冀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建设的对策建议。 4、项目创新点和取得的突破 1)从科技协同网络关系方面对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理论研究显示通过协同创新网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并加速知识和技术的创造和扩散,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但以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代表协同创新的专利数据作为切入点,对京津冀区域的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域内三地创新能力并没有随着协同度的提高而趁向平衡发展,而是朝着“三级断崖式”方向发展。通过进一步运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和创新产出差异化发展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处于不断深化发展的状态,但由于该区域网络发展存在小世界性和无标度特性,使得区域协同创新网络规模在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三地创新能力差距加大、协同创新未取得良好效果的现实。 2)以京津冀城市为空间研究单元,基于京津冀区域各地科技创新合作数据,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间关系以及科技协同创新中边界效应对于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理距离在进行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时已不再是阻碍其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而认知邻近性和关系邻近性均对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地区间产业相似度越高,关系邻近性中的经济规模相似度越高,越有利于科技协同创新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时,倾向与自己经济实力相当、产业结构相似的城市间进行,此外边界效应确实存在于京津冀区域,并且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