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仅占全世界汽车总量8%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了全世界的16%左右;事故严重程度偏高,交通事故死伤比为1:4.66,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在2010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将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目标,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安全性、快捷性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是交通运输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我国明确指出要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并将“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作为优先主题。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全社会多个行业,道路交通安全的改善是各行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从某个行业的角度出发无法彻底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无法实现交通安全水平的根本提高。因此,要想在行业内更好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首先必须理清全社会各行业框架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思路和布局,建立统一的行动准则,指导全社会参与、管理、实践道路交通安全,这套准则正是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上述背景下,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6月立项软科学研究项目《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研究与关键标准制定》,其目标是分析和明确国外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化形势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及趋势,理清道路交通安全在各行业和各专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及标准化界面,以“安全系统”方法核心原理为指导,构建具有较强系统性和环境适应性,全面配套、层次适当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从技术层面适应和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系统化解决。 通过开展项目研究将实现以下目的: (1)明确方向,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发展思路 (2)优化结构,增强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3)夯实基础,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化建设水平,满足加强我国国际标准化地位的战略需要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 通过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和技术发展,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梳理,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 (1)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化发展方向 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化发展方向确定为:全面考虑多种因素,明确本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协调关系与分工,重视各专业领域的综合、均衡发展,重视与国际接轨,加强驾驶人、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化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2)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基本结构 在这一方向指导下,将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交通运输行业道路交通安全基础标准;第二个层次是以设施、运输车辆与装备、驾驶人、管理和服务划分的各专业领域分门类的产品、服务、方法标准,以及其他行业的相关标准。在第二个层次中,根据各标准的同一性,在各专业领域内对标准进行了门类划分。 (3)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专业领域划分 在道路交通安全基础标准之下,设置设施、运输车辆与装备、驾驶人、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5个专业领域划分了标准子体系。其中前三个领域主要考虑与道路交通系统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人、车、道路环境相对应。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的标准化需求,人的方面不考虑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最终确定为驾驶人;车的方面确定为从事运输生产的运输车辆与装备,包括与运输生产相关的货物容器、客车专用安全装置等,不考虑其他社会车辆;道路环境方面主要考虑公路设施,不考虑城市道路和公路路域环境内非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设施,但兼顾了城市道路中的公交专用车道。后两个领域分别为行业内部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和面向其他行业和公众的交通运输安全服务。 (4)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基础标准 为了便于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ISO39001)国际标准的对接,在基础标准中纳入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所有与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的部门、单位和企业,具有通用基础的性质。 国标《公路交通安全数据体系》和《道路运输安全数据体系》是考虑到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管理的趋势,以及交通安全涉及多个部门合作的问题,计划通过标准制定,规划交通运输行业有关交通安全的基础数据、行业内部管理数据、部门间交换的数据和面向公众的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为数据统计、交换的口径做出规划。 考虑到服务型行业建设的需要,体系表将国标《公路安全服务水平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方法》纳入作为通用基础标准,一方面,该标准是子体系“安全服务”的基础标准;另一方面,其他技术领域的工作也与建设服务型行业密切相关,需要在标准体系的顶层提出指导性的基础标准。 (5)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设施标准 所有公路设施对道路交通安全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体系表主要考虑以保障交通安全为主要功能的交通安全设施、部分功能与交通安全关系密切的监控等和以确保公路设施交通安全相关质量、性能的检测技术、方法和设备。具体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标准、交通运输监控设施标准和其他交通运输设施标准。 (6)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运输车辆与装备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车辆为从事运输生产的公路和城市客货运车辆。这些车辆由于从事运输生产的特点,在安全性能上具有比普通车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展专门的标准化工作。另外,汽车维修行业也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维修,特别是汽车制动系统的维修水平对道路交通安全有重大影响,因此也考虑开展专门的标准化工作。具体包括:通用要求、客运车辆与装备标准、货运车辆与装备标准和车辆维修标准 (7)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驾驶人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负责全社会驾驶人的驾驶技能培训,负责从事运输安全生产的职业驾驶员资格审定,这两方面由于涉及到驾驶人的安全驾驶能力,需要重点考虑其标准化问题。具体包括:培训标准和行车辅助标准。 (8)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安全管理标准 公路设施的运营和道路运输是两个不同的技术领域,体系表将这两个领域中与交通安全相关的管理技术、产品、方法标准归纳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子体系下,考虑到ISO3900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发展,分别针对公路设施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和危险品运输管理增加了相关从业组织应用ISO39001的专门要求和指南。具体包括:公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标准。 (9)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安全服务标准 交通运输安全服务是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系表将与道路交通安全密切相关的安全信息服务和应急处置服务水平评估方法、技术要求、服务规程等纳入交通运输安全服务专业领域。具体包括:交通安全信息服务标准和交通应急处置服务。 (10)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相关标准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多个行业,系统化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需要各行业协作、多管齐下。为此,体系表主要从设施、车辆与装备、驾驶人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归纳了与交通运输行业涉及的道路交通安全要素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标准,为交通运输行业在体系表下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国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与使用指南》草案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项目委员会(ISO/PC241)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参与编制ISO3900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与使用指南》国际标准,通过翻译引进ISO39001国际标准版,编制形成了关键标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与使用指南》国标草案。包括10章: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名词与定义、4组织环境、5领导、6策划、7支持、8运营、9绩效评估、10改善。 3)国标《交通工程设施术语》草案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工程设施发展较快,新型设施不断出现,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现状。以及现有标准中关于交通工程设施名词术语的规定分布分散,且已远不能满足实际情况。制定该标准,通过对我国交通工程设施名词术语进行分类和规定,形成统一、规范的交通工程设施术语标准,为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中交通工程设施的研发、设置与应用提供依据。 标准对术语的体系按照交通工程设施的应用性质划分为: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各领域的专业标准构成,交通安全设施含逆反射材料类、金属材料类、复合材料类专业标准,管理设施含通信、收费、监控、公路照明、公路沿线供配电、隧道机电设施专业标准,服务设施专业标准。在交通安全设施大类中,进一步细分为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以及包括道口标柱、减速垫、防雪栅等设施的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在管理设施大类中,进一步细分为通信设施、收费设施、监控设施、照明设施、公路沿线供配电设施、隧道机电设施。在服务设施中,进一步细分为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以及加油站等其他服务设施。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是我国首次对与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标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规划,填补了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标准化方面的空白。该体系表给出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安全系统”方法,综合考虑了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要素:驾驶人、车辆和道路环境,并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服务实际需求,分别给出了对应的技术体系,对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制定的系统化和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2)国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与使用指南》草案,是在代表我国参与国际上第一个专门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制定的基础上,通过引进ISO3900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与使用指南》国际标准形成的。该标准的制定,对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标准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3)国标《交通工程设施术语》草案,在结合交通工程建设和应用实际情况,第一次对我国道路交通工程设施术语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形成了术语体系。该术语体系兼顾了我国道路交通工程实际和发展趋势,为规范道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中交通工程设施术语的使用,以及促进我国交通工程设施系统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1)《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在编制过程中向全国各相关行业和标准化机构开展了三轮征求意见,2012年1月13日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的主持下召开了《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评审会,2012年12月,交通运输部已正式批准和发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该体系表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从事标准化工作的部门和机构,也可供其他行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化时参考。 (2)国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与使用指南》草案适用于全社会各类与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并致力于提高自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组织应用。 (3)国标《交通工程设施术语》草案适用于道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相关企事业单位应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完善,已于2012年12月14日,经由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标准体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