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3202]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能量转换与储存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2013年起,国网公司发展部对线损管理系统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结合同期线损管理要求,在呈报《关于发(供)、售电量不同期问题的汇报》中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议。自此,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管理系统建设正式启动,2014年完成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系统的一期开发工作,并在北京、山西等7家试点单位实施,与2015年-2017年推广至全网27家省公司。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遵循公司信息化架构,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公司数据资源池为基础,按照“全源头采集、全自动生成、全过程记录、全方位监督”的思路开发建设,成为公司首个覆盖规划、生产、营销、运行四大专业的综合性系统,全面支撑关口管理、电量管理、线损管理和规划计划业务,与调度、运检、营销相关业务融合互动,实现线损全过程闭环管理。系统功能包括基础管理、关口管理、电量管理、同期统计线损管理、理论线损管理和指标管理。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总体采用应用一级部署,数据二级接入存储部署,即总部部署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网省部署数据库,对横向各专业、纵向各层级提供电量与线损相关业务服务。 该成果主要科技创新有: 1、提出了供、售电量同期的线损计算模式,研发了覆盖规划、生产、营销、运行四大专业的同期线损系统,解决供、售不同期引起的线损率月间波动严重、线损率失真等问题,实现线损全过程闭环管理。 2、采用跨域计算、大数据技术与线损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损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变三相不平衡分析与负荷调整的方法,提升线损计算效率及准确性。 3、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法则和蚁群算法的线损异常分析算法,结合电量与线损间的相关系数以及采集数据和电网拓扑档案断面信息,智能诊断线损异常原因,实现降损增效。 4、实现了系统自动生成线损模型,结合线损模型自动生成站内接线图,实现图模一体化,从而实现了“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电量的全过程管控,以及“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各个层级线损的勾稽联动。 该成果目前已受理专利6项(其中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7篇。目前27家省公司按要求完成系统部署及调试工作,并且全部完成了6大专业系统和3大公共平台的集成和数据校验工作。共计489万个关口计量点和44526万个用户计量点,实现了同期供售电量的月计算和日计算,以及统计供售电量的月计算。累计完成配置73万个分区关口、95.6万个10kV及以上分压关口、32.6万个10kV及以上分线模型、407.7万个台区模型以及7.8万个母平模型。 该项目累计新增销售额16976.95万元,累计新增利润5228.95万元,累计新增税收1663.74万元。依托该项目,国网公司实现追补电量、降损增效、节约管理成本等达几十亿元,是发展绿色能源的前提保障,同时为分析电量与经济社会指标关系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