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研究从籽粒内源激素水平及其平衡、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等方面揭示了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从胚乳细胞的发育、淀粉体的形成及其排列方式与密度变化等方面阐明了稻米品质形成的形态变化规律,明确了穗上不同枝梗和不同粒位间稻米品质的差异、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水稻结实期根系化学讯号(内源激素、有机酸、多胺等)与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关系,阐明了重金属(镉和铅)及有机污染物(1,2,4-三氯苯和萘)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明确了结实期温、光、水、肥以及种植方式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形成了高产优质协调的栽培调控技术体系。在诸多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