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小型水利工程业务权限和工作流管理系统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权责难分,项目管理工作的大量数据和基础信息资料都是以人工采集和手工作业为主,难以实现信息资料的适时管理,也无法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准确、高效,为全面提升农村水利信息化水平,以农村水利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保障项目建设管理有效进行,保证国家投资安全并发挥最大效益。此外,农村水利涉及行业部门较多,为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利用完善信息工作体制机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保证各行业领域信息的交流、共享和整合。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系统基于小型水利工程特点,以小型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数据,通过C# + javascript混合编程,采用visual studio 2012集成开发平台开发。系统结合水利工程特点,针对性的梳理业务逻辑,流程设置完备并可调整,为业务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与服务,更加便捷地管理工作流程。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优点,可应用于全省范围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该管理系统现阶段为1.0版本;系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使用反馈对项目进行升级,从而使用户更好的使用本系统。 运行环境包括:①硬件环境,CPU:E5-2603+16G内存+2T硬盘;②软件环境:Winserver2008系统,visual studio 2012,OPENCV,.net4.5。 三、技术的先进性与创造性 本系统在设计时,以需求为主导,突出重点,认真开展需求分析工作,充分利用省水利信息中心现有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安徽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省水文监测系统等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同时,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保证所开发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实用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系统的建设紧密结合我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与实际运用环境,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系统充分利用安徽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成果,结合安徽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资源,为我省小型水利工程展示查询、登记管理、更新维护提供可视化操作新思路,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小型水利工程。此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严格执行水利部和工信部颁发的相关行业标准,确保建成后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以及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因机构改革,目前尚未大范围使用。 六、历年获奖情况 2018年5月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660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