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是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且环境可接受的有效措施。新毒性小种不断产生并成为优势小种,是造成历次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抗锈性”丧失”,并导致病害大流行的根本原因。因此对新毒性菌系的监测并对其毒性进行科学评价,寻求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对于超前预测新小种在未来病害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抗锈预见性育种,科学指导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及病害持续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项目通过对贵22-9、贵22-14的流行预测研究发现: 1、品种抗病性跟综调查;2013-2016年项目组在秋苗、早春、盛发、越夏四个时期对甘肃及周边省份进行条锈病调查,发现不同地区90%主载品种由于贵农致病菌系而丧失抗锈性。 2、贵22-9、贵22-14消长趋势分析:2009-2016年对292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变异监测发现:贵22-9已由2010年2.63%上升到2016年的3.78%成为第一位新优势小种类型,贵22-14上升相对缓慢,2016年仅为7.66%,成为第三、四位优势小种类型,贵农致病类群已由2010年的4.09%上升到2016年的70.28%而成为第一位优势类群。 3、贵22-9、贵22-14致病特性研究及毒性组成分析:通过对380份单孢及分离纯化菌系进行研究,发现贵22-9、贵22-14致病性稳定,是贵农致病类群中两代表类型,含有CYR32、CYR33号所不具备的Yr24、Yr26、Yr10毒性基因,是目前毒性最强的小种类型。 4、贵22-9、贵22-14致病性测定:2012-2016年对2048份小麦生产品种、后备品系、抗源材料进行致病性测定发现:贵22-9类型2013-2016年致病率均最高,其次为CYR32、CYR33及贵22-14。贵22-9致病力强,致病范围广,对小麦安全生产威胁大。 5、苗期、成株期寄生适合度测定发现:贵22-9均比CYR32、CYR 33及贵22-14寄生适合度高、繁殖扩展能力强。 6、哺育品种布局分析发现:以贵22-9、贵22-14为主的贵农致病类群的消长使得生产上90%的品种丧失抗锈性,生产上及后备品系中抗病及免疫的只有极少数,品种布局将面临再一次大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