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我国目前每年约产生1,500多万吨的畜禽骨血副产品,约含200万吨动物蛋白,足够满足7,300万人对蛋白质的年需求。但畜禽骨副产物利用模式缺乏,加工方式粗放单一,主要用来加工骨粉、骨泥等低端产品,高值化产品少,工程化利用核心技术装备缺乏,产业化开发困难,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项目针对我国骨副产物产量高、加工利用率低、加工方式粗放以及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的现状,以可食性畜禽屠宰骨副产物为原料,借助食品分离-浓缩-衍生化等技术手段,通过装备配套,开发适合中国饮食习惯与市场需求的骨素及其衍生化产品。项目重点突破了原料骨前处理、高效热压抽提、靶向酶解、美拉德反应生香及节能高效浓缩等骨素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5项;研制出了骨肉分离与破碎、高效抽提、靶向酶解、美拉德反应生香装置及节能高效浓缩等行业急需的核心装置5套;开发了高汤、骨油、呈味肽基料、调味料及天然肉味香精等骨源食品6类,制定了加工规程与产品标准等农业行业标准2项(报批稿),发表论文11篇,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6项,实现了骨素生产“技术-装备-产品-标准-推广”一体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