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背景 随着电力供配电行业,通信、通讯行业及电动车辆的发展,也带动了为其配套的电源 ——蓄电池行业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与创新。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优异的性价比,所以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除了便携式电子产品外,为电动车辆、UPS系统、电讯 设施(电信中心,卫星地面站)、内燃机车、汽车、电站、变电站、应急电源、船舶及无电区光明工程的储能电源等95%以上都是使用的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的修复对于市场占有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寿命较短且易出现早期失效的铅酸蓄电池是主要工作的对象。这些易出现早期失效的电池对其修复后可以再次提交使用,因此大大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达到了既环保又节约节能的目的。 2、简要技术说明 (1)充电装置研究,研发动力蓄电池的充电装置,用于深放电修复技术应用,为提高单体电池电量的均衡一致性,每个充电模块具有一个单独的控制器对电流进行控制,充电模块互不干扰,保证充电模块的有效运行。 (2)开发出一种运用深度放电修复低容量铅酸蓄电池的技术,面对市场退回低容量难恢复再利用的问题,有显著效果,达成提高电池修复成功率,间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3、技术的创新性 (1)本项目采用一种运用深度放电修复低容量铅酸蓄电池的技术,克服市场退回低容量难恢复再利用的问题。经过一系列深放对比跟踪试验,为蓄电池制造过程中提供问题源头的一些控制方向开发出一种运用深度放电修复低容量铅酸蓄电池的技术,面对市场退回低容量难恢复再利用的问题,有显著效果,达成提高电池修复成功率,间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2)开发动力蓄电池的充电装置,为提高单体电池电量的均衡一致性(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545125.3)。经过低容量恢复试验,对铅酸蓄电池出现的正板软化的问题和隔板粘连问题的解决帮助最大,针对性的解决此类问题;达成提高电池修复成功率,间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工艺采用:工艺要求对低容量铅酸蓄电池进行单充单放操作。 ①1C放电,终止电压6V;0.5C放电,终止电压2V; ②0.4C充电到14.9V,然后1C放电至10.5V,0.4C充电到14.9V。 电池配组:修复后放电时间达到120分钟的电池,原则上要求具有相同放电时间的电池(根据实际情况可放宽至容量差5分钟以内)且开路电压差≤0.04V可配组。 (3)修复原理研究:电池深放电后,外层的PbSO4减少,转变成PbO2;内层的PbSO4也转变成PbO2;深放电后,内层α-PbO2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4、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1)深放电激活率:≥70%; (2)市场退回容量电池恢复率:≥70%; (3)单只充放电循环:≥100次。电池容量均匀、平稳、还没有失效; (4)循环寿命(100%DoD):≥200次 (5)-15℃低温容量:≥70%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