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不足,森林覆盖率较低。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园林绿化树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林业生产行业主动研究实施先进科技育苗技术,促进工厂化育苗。实施林业生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容器育苗。采用容器育苗,苗木集中栽培管理,节约土地的同时增加了闲置地的利用率,减少劳动力及运输成本,提高造林和造园成活率,提高苗木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应造林整地带来的水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并能够推动育苗的机械化与工厂化。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出绿化有苗木的容器育苗技术,进行推广与示范。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组自2014年开始,以常用园林绿化树种及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进行“绿化苗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了容器育苗的扦插快繁技术、容器类型、轻基质配比、容器苗整形修剪以及智能化养护等技术。 (1)容器育苗技术是提升林木种苗容器育苗生产效率,是促进工厂化育苗的关键。通过轻基质配比与扦插容器的选择,探讨扦插的枝条长度、扦插的深度、扦插的最佳时间、空气湿度、基质的含水量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研究出林木嫩枝扦插技术。 (2)容器苗通过智能化精准养护,育苗省工、省时,节约土地和种子,造林整地省工,成活率高,后期观赏效果及综合效益是远超裸根苗。从促直生根容器、无纺布袋、塑料薄膜带等3种不同的容器类型,轻基质配比等方面,对比研究桂花、罗汉松、北美红枫、红叶石楠、黄金枸骨、红花檵木、日本红枫、樱花、太和香椿、中山杉等树种容器苗生长量(苗高、地径)、生长质量(高径比、主根长、侧根数)、以及根系状况,研究出绿化苗 木容器育苗技术。 (3)绿化苗整形修剪提高苗木价值。常规绿化苗(如红叶石楠、桂花、罗汉松等绿化苗木)在造林栽培时都是任其自然生长的,从而导致其树木形状杂乱无章,缺少美感,园林绿化使用价值不高。通过对容器苗进行整形修剪,将修剪后的造型苗与未造型苗的经济效益、育苗栽培作业管理、移栽成本等花销,与传统育苗方式进行对比。最终通过智能化养护管理技术精准控制环境、水肥及病虫害发生,并建立示范林,为其他林木种苗容器育苗提供示范。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发明了“一种促直生根容器”,即一种侧立面上设有向内凸起、上下贯通U形筋的、且带有多个透光小孔的容器,育苗有利于苗木直立生根,不盘曲,提高苗木品质。 (2)绿化容器大苗,采用“适树适型,左右对称”的整形修剪方法,提高了苗木的品质和效益。 该项技术成果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其中“一种园林幼苗扦插箱”已获得授权;“一种香椿茎段组织培养方法”等3项进入实审。“一种太和香樁的组织培养方法”等6项正在办理申请中。“一种促直生根容器”等17项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控化林木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该成果在进行科技成果评价中,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优势非常显著,在现代林业行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项目组利用现有13300余亩试验、示范基地6处,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进行规模化生产容器苗与相关技术研究,并通过产学研合作对容器苗成果进行示范推广,技术成熟度高。该成果适用于园林绿化苗木等林木种苗容器育苗领域,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技术较成熟、安全、生产效率高。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该技术成果经过多家苗木单位使用,取得了显著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未发现存在问题。近期,项目组相关容器苗应用推广项目包括: (1)太湖县万秀园公司,每年生产容器苗3000万株,出圃1000余万株,品种有:红叶石楠、黄金枸骨、南天竹、金森女贞等。 (2)凤台县森林苗圃,每年生产中山杉容器苗500余万株等。 六、历年获奖情况; 暂无。 七、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请不要填写商业秘密内容; 本项目面向社会公开了“绿化苗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科技成果简介,涉及林木种苗容器育苗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