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蓟州区是我市食用菌传统主产区,在政府重视支持与市场导向下,天津市蓟州区食用菌种植面积增长迅速,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部分乡镇困难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蓟州区共计22个乡镇,其中困难村142个,占我市第一轮帮扶困难500个困难村总数的28%。 在我市全面启动第一轮困难村帮扶工作背景下,天津市农村科技帮扶工程项目“蓟县食用菌产业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编号:15ZXBFNC00180)于2015年10月在市科委支持下立项。通过对困难村提供食用菌产业技术科技帮扶,可引导蓟州区产业良性发展,提高农民食用菌种植水平,实现科技兴农、科技惠农、显著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项目实施,在蓟州区食用菌主产地取得以下工作成果:1、组建由15名科技特派员组成的科技帮扶团队,定向帮扶蓟州区142个困难村。2、建立天津建良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示范基地1个,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观摩、培训等科技帮扶活动,技术培训15场1023人次、观摩945人次;建立重点示范户20户。3、引进食用菌新菌株28个,重点示范栽培香菇808、白灵菇中农1号等优质菌株3个,示范白灵菇高产栽培量化和贮运保鲜等新技术23项,新菌株生物学转化率提高5%以上,成本降低10%。4、香菇新菌株单棚产量4.25万斤,产值14.875万元,较项目实施前,单棚增产2000斤以上,增收7000元,生产成本6.5万元,实现单棚净利润8.375万元。5、录制技术讲座9部,技术专题片6部。6、建立科技帮扶微信群,2天内答复率95%以上;撰写实用技术文章15篇,发表论文3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的科技帮扶工作得到广大菇农、企业、合作社和当地政府较高评价,影响力由蓟州区扩展到周边省市地区。随着我市新一轮困难村帮扶工作的启动,在前期项目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可将科技帮扶的成果进一步拓展到更多的困难村和食用菌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