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随着信息技术近30年网络化发展,多业务应用和宽带用户持续增长,作为“最后一英里”的接入技术已成为通信网络发展至关重要的瓶颈问题,也是国际通信行业与产业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成都新易盛通信,在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等支持下,面向“节能降耗、提速降费、网络安全”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针对这些制约接入网络价值链上下游“卡脖子”的技术开展攻关,在接入网“低能耗、低成本、高安全”上形成了重要技术系列创新,在能耗机理与管控策略、成本构成集与降低方法、信息安全风险与保密机制等核心技术上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化实现了重大突破。主要发明点包括: 1) 揭示了接入网能耗随用户、时隙、物理等多维关联隐藏机制及其凸函数规律基础上,发明了动态用户休眠效益规律与光模块协同管控方法,攻克了多业务兼容性资源分配下的能耗隐藏消除技术难题。发明了信息缓存、帧等级与端局状态关联因子及调控方法,解决了端局与多级点能耗制约的瓶颈问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与量产了集低能耗、多模式及监控一体的OLT、ONU系列高端产品,实现现网平滑升级换代,综合能耗较国际最高水平显著降低25%。 2)提出了接入网多维复杂条件下成本因子库与隐藏因素优化突破成本门限的消除机制基础上,发明了激光器驱动和限幅芯片集成、多次分谐波混频与高维多功能集成处理方法,突破了独立功能模块、本振荡信号相位变化IQ失调修复与镜像抑制复杂化导致高成本的技术难题。通过发明技术的应用,成功研制与成熟推广了低成本高质SFP系列产品,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成本较国际最高水平显著降低35.6%。 3)发明了智能OVPN分类分流与带交换方法,解决了接入网用户数据公共外泄的技术难点。发明了信号选择性间插信号与噪声干扰调制,密钥空间2.7E91达国际领先,2015年工程应用至今信息发生被破译的投诉率为0。发明了二进制分裂算法引入一比特标识位,利用标识位对标签预分组与二进制随机数分裂技术,突破了海量标签信息安全扫描接入的绊脚石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业内率先获广泛推广示范。 该项目成果攻克了接入网络发展与升级换代的关键技术瓶颈,获得授权105项国家发明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210篇SCI论文,含二区以上论文72篇,论文受到国际院士、IEEE/OSA Fellow等国际同行广泛引用评价。本项目成果成功应用研发到接入网光电模块、端局及成套设备等系列产品上,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瑞斯康达、烽火等工程实施与现网应用,突破了产品生产、系统在线的节能降耗技术难题,显著降低了产品生产、工程实施与运营维护成本,大幅提升了信息接入的安全性,引领我国接入网络行业向“低能耗、低成本、高安全”方向转型升级及技术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权威咨询报告显示,本成果在接入网络领域的规模与核心指标全球领先,近三年新增销售额12.6亿元,显著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水平,打破领域内国际技术封锁与占领国际制高点具有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甚至国际信息与网络领域的战略实施和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