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粤占3号为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抗稻瘟病常规水稻新品种,2017年7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在广州市农业局相关项目支持下,本院持续进行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目标是选育米质达国标优质等级且食味品质好,产量比区试对照种增产5%以上、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熟期适中的水稻新品种,为我省优质稻生产提供良种。 2、产量表现 2013年早造参加本院常规稻观察试验,平均亩产507.2公斤,比对照玉香油占(CK)亩产450.0公斤,亩增产57.2公斤,增12.7%,增产极显著。 2013年晚造参加本院常规稻品比试验,平均亩产512.6公斤,比对照粤晶丝苗2号(CK)亩产468.0公斤,亩增产44.6公斤,增9.5%,增产显著。 2015、2016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45.84公斤、459.62公,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分别增产2.07%、3.65%,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6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2.70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2.93%。日产量3.99~4.14公斤。 3、米质和抗性 五粤占3号谷粒外观细长,长宽比3.2,垩白粒率1%~3%,米粒透明度好,成饭软滑,口感好,冷饭不回生。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 2013年早、晚造及2014年晚造,从化吕田重瘟区连续三造试验,未发现稻瘟病。省区试鉴定结果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 4、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1~112天,与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相当。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后期熟色好。科高100.3~101.0厘米,穗长21.0~21.5厘米,亩有效穗18.8~20.3万穗,每穗总粒数118~134粒,结实率86.5%~86.8%,千粒重22.6~23.9克。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整精米率64.6%~69.3%,长宽比3.2~3.3,垩白粒率2%~3%,垩白度0.1%~0.5%,胶稠度56~70毫米,直链淀粉15.3%~16.4%,食味品质78~81分。抗稻瘟病,中B、中C和总性频率分别为88.46%~92.30%、100.00%、91.43%~95.00%,病圃鉴定穗瘟2.0~3.8级,叶瘟1.0级;中抗白叶枯病(IV型菌1~3级,V型菌3~7级)。 5.栽培技术要点 要点:按常规栽培管理。 6. 品种主要优点、缺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主要优点:丰产性好,米质优,食味口感好,稻瘟病抗性强。 缺陷:耐热性未明;未发现明显缺陷。 注意的问题:适时播种,适期移栽,晚造秧龄不要超过30天;勿偏施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