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任务来源: 《投饵网箱鱼粪收集技术研究》成果,是黔南州罗甸县政府派邓德宇副县长带队到通威集团考察引荐后的招商引资项目,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根据龙滩水库,冬天最低水温在17度以上,夏天最高水温33度的光热资源优势,以确保该水库3万公顷蓝色国土资源的生态安全和环保安全为宗旨,下达该自选研究项目。编号为:GF_CLQ2009042164。 2、运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投饵网箱鱼粪收集技术研究”创新成果。主要是通过对投饵网箱,鱼粪的回收和外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摄食残饵,减少有机物在水中分解。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避免网箱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为全国农用灌溉和发电的大中型水库,推广这一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3、性能指标: 控制投饵网箱养殖对水体的污染,一是创新设计制作水库投饵网箱鱼粪收集技术,有效控制水产养殖粪便和残饵对水体的污染。二是与传统网箱比较,如斑点叉尾鮰重量增加27﹪~32.2﹪,饵料系数降低15.6﹪~19.9﹪,死亡率下降11.4﹪~25.8﹪,每公斤鱼的饲料成本下降15.6﹪~20﹪,单口网箱产量提高到1.25万公斤,管理成本降低50﹪以上,减少鱼病发生。同时鱼粪收集率达到80﹪左右,鱼粪还可开发生物肥料,变废为宝。实现养殖水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4、根据查新国内文献未见此类投饵网箱鱼粪收集技术创新成果报告。 根据贵州省科技情报所,查新报告结论:对于: (1)“网箱养鱼鱼粪回收率达到80﹪”。 (2)“鱼粪回收系统与网箱分离”。 (3)“鱼粪回收系统上安装震动、筛动装置”。 (4)“集粪筒下部安装起粪外套和起粪环”等四项创新点,国内未见文献报道。 5、成果创新性、先进性与直接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该成果是在传统网箱的基础上:一是创新设计制作安装鱼粪回收系统。鱼粪采集率达到80﹪左右,有效解决投饵网箱粪便及残饵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二是对传统网箱进行更新改造即传统网箱一般为5m×5m×3m,而“投饵网箱鱼粪收集技术”的内箱为10m×10m×6m,外箱为12m×12m×7m,网箱的面积比传统网箱增加4倍多,有效养殖容积增加近8倍。该养殖水体0.5m~7m水层的水温差变幅在2~5摄氏度,溶氧差变幅1~3毫克/升。为温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养殖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试验网箱未发生鱼病。 6、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该课题的立项可研报告中,未把鱼粪的深度开,发列入这次研究内容。但对回收的鱼粪,经化验分析:蛋白质达10~13﹪,粗纤维24~26﹪(中性粗纤维达50﹪以上),粗脂肪0.9~1.6﹪,钙4.1~5.7﹪,磷2.5~3.36﹪。加之通威鱼饲料是绝不添加激素、抗生素和国家违禁药品的营养、安全饲料。所以鱼粪是花卉、草坪、果树的优质无公害有机生物肥料。建议请政府科研部门,把对鱼粪深度开发,列为生物肥料的科研项目。 可在全国大中型水库中的农用灌溉水库和发电水库推广此研究成果。如在贵州罗甸龙滩水库约3万亩蓝色国土上推广,实施工厂化生态健康养殖和信息化管理。可建成万吨亿元民生工程的水产品出口基地,使库区这一水面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现代渔业经济优势。 推广措施: 首先,在贵州省优选10~20座水库和发电的大中型水库推广这项环保深水大网箱养殖新技术。 其次,建议这10~20座中型水库区域的水产渔政部门对养殖农户进行环保深水大网箱和集粪系统的制作、安装技术进行培训。 最后,建议政府对第一、第二批推广环保深水大网箱500只,每只补助4000元,共计20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加工、制作内外网箱和集粪系统及安装等建设费用。规格质量标准:每个网箱面积为100平方米,有效养殖容积550立方米左右,集粪系统深22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