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随着现代制造业等行业生产工艺的提升,其生产过程广泛应用数字式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对供电系统电压质量要求很高的用电设备,短时间的电压跌落就可能导致其非正常工作甚至停运,导致企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加、计划受阻等,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项目针对电压暂降对现代制造业造成损失严重、治理需求迫切等问题,系统地开展了优质供电监测评估诊断技术、供电方法、装备及运营模式等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 1)首次从电网、用户、设备三个维度系统地提出了电压暂降指标与严重度评估、设备电压暂降耐受特性测试、敏感过程电压暂降免疫力测试等诊断与评估方法,显著提高了评估准确度和测试效率,为电压暂降精准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2)提出了新型的供电回路快速切换、电压暂降快速补偿、大容量多机并联同步切换、DC/DC即插即用多功能端口接入、多电压等级协同治理等优质供电方法,并规范了优质供电装置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解决了优质供电快速响应、负载能力提升、经济有效治理等技术难题; 3)研制了大容量储能型优质供电装置,首次实现储能、电压暂降治理、谐波无功不平衡补偿、光伏接入、直流负荷供电等多功能集成;研制了无变压器并联型电压暂降治理装置、直流型电压暂降治理装置、10kV快速固态开关等装备,解决了现有装备体积大、响应时间长、电网和负载适应性差、功能单一等问题; 4)创新性提出了基于用户电力需求等级和合作博弈理论的优质电力定价模型,为优质电力按质定价实施奠定了基础。 本项目牵头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44篇(其中 SCI/EI收录30篇);出版译著1部。 本项目已实现成果转化,并在广州粤芯半导体、广汽本田、北汽、万力轮胎等制造业企业得到规模化应用,避免电压暂降带来生产损失近3300万元,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有效支撑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营商环境优化;相关产品已推广至全国汽车、电子、半导体、机械、化工、电力等行业、运行效果良好,近三年新增销售额近2.3亿元,新增利润近6300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本项目推动了电压暂降治理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通过标准规范了设备要求,建成的用电设备电压耐受特性数据库等基础工具,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3-4年前电压暂降治理只有国外产品的状况,进口产品价格也降到合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