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立项背景:牛肝菌是一类与松属植物共生的大型食用真菌,被称为菌根食用菌又称共生食用菌,是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组成部分,牛肝菌必须与松树共生才能形成子实体完成生活史,而牛肝菌共生对林木的生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通过庞大的菌丝体,促进植物养分与水分、无机、有机态矿物质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强土壤系统的生物活力。浙江是全国食用菌大省,年消耗木材约100万立方米,浙江省的食用菌产值一半以上是通过消耗木材资源获得的,与林业密切相关。以香菇等木腐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市场竞争剧烈,收益下降,产业出现徘徊,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解决食用菌和木材加工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和木材加工业,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浙江省可食用的野生菌有260多种,牛肝菌种类达70余种,是山区农民采食主要种类,价格高,是非常有特色和开发价值的生物资源。菌根食用菌难以进行人工栽培,靠野生采集,单产低,且可采资源下降。本项目采用营造菌根林生产牛肝菌,是获得菌根食用菌子实体和实现产业化、基地化开发的唯一途径,是开发菌根食用菌资源最有效和成功的方法,也是一种崭新、高效的营林方式。 主要研究内容:1.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菌种扩繁、菌剂生产。2.褐环粘盖牛肝菌菌根苗规模化培育。3.褐环粘盖牛肝菌圃地人工栽培技术。4.褐环粘盖牛肝菌山地人工栽培技术。当前的研究水平:经委托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对该项目查新,查新结论为:研制了菌根林团状造林法是人工培育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的关键,这除查新单位及合作单位的报道外,在所检国内文献范围内未见其他报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人工培育牛肝菌,在林木生长的同时,生产出牛肝菌子实体,就是说造了一片林,等于又建了一个森林食品基地,既有木材生长获得的效益又有牛肝菌等菌根食用菌子实体的效益,经济、生态效益显著。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拓展林业产业经营的领域,完善了我省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对促进林业和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