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5193]马蹄笋专用肥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来源 本项目由温州市科技局立项,项目编号为N20100015,合同经费10万元,到位8万元,合同研究期限为2009年8月至2013年6月,由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主持完成。 二、研究目的、意义 主要针对浙南马蹄笋生产存在管理粗放、效益不高,尤其是肥料使用上缺乏针对性,目前我省尚无马蹄笋专用肥,广大笋农往往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施用单一肥种的化肥或复合肥,不仅影响了施肥效果,同时引起林地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等问题。项目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与深入研究,掌握浙南马蹄笋各产区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供养能力,了解马蹄笋的需肥特性,研制出马蹄笋专用肥,提高马蹄笋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笋农的经济收入,推动马蹄笋产业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研究结论 1、通过对浙南马蹄笋不同产区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明确了浙南马蹄笋主产区土壤肥力基本情况,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通过对马蹄笋叶片营养成分周年测试分析,明确了马蹄笋生长主要肥力需求。 3、通过分析绿竹笋叶营养成分周年变化规律,经试验应用,确立了马蹄笋专用肥配方。 4、编写了“浙南马蹄笋标准化施肥技术规程”(草案)。 5、初步建立了绿竹一、二年生秆生物量与胸径、竹高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浙南绿竹笋产量与生物量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四、成果应用情况 项目在苍南桥墩、凤池、观美等绿竹集中产区建立均衡施肥示范基地200亩,推广绿竹(马蹄笋)专用肥100多吨,有效的促进马蹄笋提前出笋和增加竹笋出笋数量和产量,示范基地施用绿竹笋专用肥后,马蹄笋产量比对照区平均增加24.5%,出笋数量平均增加18.7%,并明显延长出笋期。2010~2012年,示范基地亩均增收分别达721元、883元和994元,亩收益比常规施肥增加20%以上。集成项目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辐射周边基地2万多亩,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五、阶段性成果 1、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一种绿竹专用肥,申请号:201110221328.2),并获得了授权(专利号:ZL 2011 1 0221328.2)。 2、总结撰写马蹄笋专用肥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关专题6篇,发表论文2篇,出版《丛生竹培育与利用》专著一部。 3、培育3家马蹄笋专业合作社为省、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4、项目承担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与项目实施地—苍南县已获批为马蹄笋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结对单位。 5、项目实施期间,团队成员中有1人晋升正高级职称,1人晋升中级职称;1人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获温州市科技兴农标兵,2人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培养人选。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