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白沙新星1号辣椒品种是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用10号辣椒自交系为母本(湘研19号自交系),和13号辣椒自交系为父本(甘肃羊角椒自交)进行交配的辣椒新品种,2001年育成。该品种熟性早,播种至初收春播约105天,秋播约75天。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开展度70㎝,分枝性强,座果率高。果实羊角形,果长16~20㎝,横径3~4㎝,单果重50~60g。肉质脆嫩、味微辣。适宜华南地区推广种植。 2003年秋季和2004年春季参加广东省品种区域试验,以粤丰1号辣椒为对照,结果:2003年秋季新星1号辣椒每667m2总产量1312.70㎏、比对照增产12.55%,增产不显著;前期产量每667m2636.0㎏,增产33.48%,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春季,每667m2总产量分别为1335.50㎏,增产22.50%,增产达显著;前期产量776.80㎏,增产51.10%,达极显著水平。且表现抗病性强、早熟、高产稳产,商品性状好。 历年生产试验结果:2002年春、秋季在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白沙新星1号辣椒每667m2前期产量分别为951.5㎏、887.6㎏,比对照粤丰1号辣椒分别增产25.6%、16.4%;总产量分别为1945.5㎏、1845.6㎏,比对照粤丰1号辣椒分别增产14.3%、12.8%。2003~2005年在广东省的澄海、揭东、潮州、从化及湖南、湖北、海南省等进行生产试验,白沙新星1号辣椒表现早熟、抗病、丰产、品质优。每667m2产量在1600~2500㎏左右,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粤丰1号辣椒。田间表现中抗疫病、青枯病和炭疽病。耐寒性、耐热性、耐涝性强,适应性广。 2006年6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菜200606。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检索查新结论:国内有抗病辣椒新品种(杂种)的文献报道,国内未见与本项目特点及查新点相同的“新星1号辣椒品种选育”的文献报道。 品种自育成后,一是采用育、繁、推、销一体化的模式,建立亲本提纯保质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市场营销与技术推广网络等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加大良种推广力度。二是为使新星1号辣椒品种能在农业生产上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促进蔬菜生产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在推广种子的同时,不断研究、总结、配套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新星1号辣椒自育成以来,已在广东、海南、湖南、湖北等省累计推广良种1800公斤,推广种植面积达6万亩,创社会产值1.8亿元,新增社会产值2000万元。 据各地种植区调查表明:新星1号辣椒亩产量约1600~2500公斤。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熟性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等特点,比当地品种增产增收。预计未来三年内,该品种每年可推广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