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构造活动是产生地震的根本原因,震源体应当是包括地表出露断层在内的三维变形体。对地表构造活动的实时观测,是监测地壳运动的重要手段。浅表小尺度变形破裂产生高频信号,如高频微震与电磁辐射,需要研发相应的高频观测仪器。由于变形场的复杂性,需要采取高密度迫近构造带的布设对策。这要求仪器必须具备高频,小型化,低成本等特点,能够隐蔽安装,无人值守,远程获取数据。 在“现代构造活动遥测系统(第一期)”项目的支持下,研制开发出了第一代“超高频构造活动观测仪”,其达到的技术指标为100KHz,18位分辨率,7个信号通道,可以连接高频地震传感器,电磁场信号传感器,并在滇西地震试验场获得了第一批观测数据,证实了该观测方向的可行性。2013年,对该仪器进行了野外实用性设计改装,形成了第二代产品,在煤矿、水库、石油等人工诱发地震区与滇西地震试验场再次进行实用型检验,获得了经验。 在“超高频台阵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试验”项目的支持下,2014年对仪器的可靠性、适应性进行了改进,升级调整部分功能,形成了第三代产品,实现了小批量试生产。并利用改进的定型设备,在选定地区,进行应用性试验,取得了巨量观测数据。并陆续展开了断层微动态过程观测、区域地壳尤其是断层带深部精细结构的探测方法研究、微震活动性与危险性分析、断层岩的岩石物性(弹性和电性)实验等方面的工作。初步建立了基于超高频微震—电磁观测台阵获得断层微动态过程和断层带深部精细结构数据的流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