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母本女桑为20世纪60年代云南省草坝蚕种场田间筛选的品种,叶片大而厚实,春季叶质优良产量高,饲养成绩优越,适宜在海拔1500至2000米的地区栽培,秋季桑叶硬化早,晚秋易感染桑里白粉病,对桑褐斑病有抗性。在云南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 父本云桑79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以苍溪49号为母本,育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株系,品种,发芽早,原产地在1月下旬发芽,开雄花,花穗大而长,易收集花粉。叶片柔软质地优良,糖分、蛋白质含量高,是稚蚕专用品种。夏秋季桑叶硬化迟,晚秋不易感染桑里白粉病,对褐斑病有抗性。199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3年4月以“女桑×云桑798”形式进行人工授粉,获得F1代种子播种后获得F1代植株;1994~1996年以叶片大小、叶厚、叶色、节间、生长势、发芽期、黄化落叶期为指标进行初选;1997~1999年以桑褐斑病抗性为指标进行定向选育;2000~2004年进行扩繁,并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2005年起在陆良、沾益、楚雄、保山、蒙自、普洱、鹤庆、祥云等20个实验点进行区域试验,2010年品种确定为云桑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