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之前研究主要关注物种属性(生理、形态、物候)差异和功能性状之间权衡来考查物种间的共存机制,较少从林冠空间的角度来衡量物种的空间利用效率和对限制光资源的分割,而从三维角度揭示物种生活史策略可以为探讨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新的视角。申请人在博士期间研究了八大公山25ha 样地59个物种树结构关系(胸径-树高,树高-冠幅/冠深),发现物种在高大-矮小和需光-耐荫连续体上表现出光适应的生活史策略。本项目在八大公山样地基础上建立3ha生长监测样地,利用群落内所有个体的树结构和光环境数据,结合层次贝叶斯模型等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与林冠填充效率的关系以及填充方式对物种间光竞争的影响,阐明空间填充和光资源分割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相关理论的发展,并可以为森林管理与提高生产力提供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