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项目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新疆林果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个系统链中,林业基础数据是这一系统链的基础,新疆林果业普查监测将为新疆特色林果的科学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和科学依据,并为今后对这些果树资源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将为新疆特色林果业的管理搭建一个基础平台,为新疆林果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查清新疆主要特色林果资源家底,特色林果种植情况,土壤肥力基本情况,果园管理水平,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理论指导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项目实施综合运用现代多学科、多理论作指导和支撑,传统调查技术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跨行业、跨领域,多学科、多技术的融合,实施新疆特色林果资源管理及测土配肥平台建设,为广大果农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果园提供有效基础资料和技术手段,为新疆特色林果的安全、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对未来的果品市场销售和消费者对新疆果品的认识了解有重要的作用,并能有效促进新疆林果的标准化生产。 通过新疆特色林果资源管理及测土配肥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将传统的生产技术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提高新疆特色林果生产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施肥水平,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配肥,对加快推进新疆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差别化、科学化的服务,不断促进特色林果基地向质量效益型、产品安全性转变,对推动新疆特色林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新疆特色林果资源管理及测土配肥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了新疆特色林果资源管理及测土配肥技术平台建设,形成了新疆46个林果主产县林果资源分布数据库,因此本期项目的建设内容是要完善林果资源分布数据库,对全疆剩余34个县(市)的林果资源数据进行调查、整理、汇总并入库。 2.项目来源 根据新林计字【2016】90号《关于下达2016年自治区林业发展补助资金建设任务的通知》和新林计字【2017】810号《关于下达2017年林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两年共计拨付183万元(壹佰捌拾叁万元整),用于在2016-2017年对全疆34个非主产县的林果种植面积进行普查、监测,建立林果资源管理平台和测土配肥技术平台(二期),继续完善林果资源管理平台。 3.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1)关键技术: 本研究全面采用了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为获取准确可靠的调查数据奠定了基础。首次按照同一标准和统一方法实现了新疆经济林主产县全覆盖调查,填补了新疆经济林资源统一调查数据的空白。 (2)创新点: 1)按照同一标准和统一方法实现了新疆经济林主产县全覆盖调查,填补了新疆经济林资源统一调查数据的空白; 2)利用谷歌对数据进行区划,可以进行实时、实地更新; 3)利用林果资源网络平台数据更新及时、真实 。 4.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1)摸清特色林果的资源家底,为林果种植结构调整、产供销的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林果资源的分布特征、病虫害防治、适生区规划等成果为宏观决策和新疆特色林果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特色林果产业是新疆脱贫攻坚的关键,林果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为新疆在林果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方面提供了数据基础和应用平台,项目研究成果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稳定。(提质增效工程为脱贫攻坚服务) (2)经济效益 1)调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大致测算,与传统调查方式相比,全疆林果进行一期调查可节约成本近2/3,调查时间可节省近1/2。 2)建立了林果数据的自动采集、管理、入库、应用一体化流程,不仅实现了林果资源从下而上数据的统一性,而且提高了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数据采集、管理和上报的时间成本。 3)林果资源管理平台对林果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集成、分类、简约化,可以通过手机为种植户提供指导,科学种植。通过在线服务,每年可节省大量的技术培训费。 5.存在的问题 (1)全疆特色林果资源调查数据不完整,需要继续实施; (2)数据库有待继续整理; (3)系统平台功能有待完善; (4)村界数据不完整。 6.成果完成情况 (1)项目完成了34个非主产县及两个地级市的特色林果资源普查工作,对5万余个小班的属性信息进行调查及整理,形成全疆合计27万余条小班及属性信息,建立了新疆林果资源数据库。 (2)完善了“新疆特色林果资源管理及测土配肥技术平台”,实现了新疆林果资源数据的在线浏览、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功能。 (3)研发了“特色林果导航系统”,在项目区范围内开展了应用试点。研发了“特色林果采集系统”,实现了林果资源矢量数据野外采集、录入及实时发布的功能。 (4)发表论文4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 (5)项目还编写了《新疆林果资源图规范》和《新疆林果资源调查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