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5898]基于IEEE1451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网络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⑴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于2009年12月广州市科技局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基于IEEE1451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09Z2-D531)。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是传感器发展的必然趋势,IEEE1451标准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化、智能化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指导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⑵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应用智能传感器技术和IEEE1451标准,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传感器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协同和统一,使传感器具有智能判断、智能处理、自动校正、网络通讯、“即插即用”等功能,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方便快捷地组建智能传感器测控网络。 ①研制“基于IEEE1451的混合模式网络化智能称重传感系统”,经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满量程分辨率100万内码、10万外码,非线性度+0.0043﹪/FS,滞后+0.0045﹪FS,重复性0.0039﹪FS,蠕变+0.0032﹪FS,零点输出0.0025﹪FS; ②开发“基于IEEE1451的网络化智能称重传感器测量软件系统与平台”,经中国赛宝实验室检测:系统采用标准化通信,实现“即插即用”功能,具有数据存储、单位转换、逻辑判断、统计处理、自诊断和自校准功能; ⑶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①采用基于TEDS自标识和虚拟自标识技术,快速构建有线、无线混合模式的即插即用智能传感器系统; ②提出IEEE1451智能传感器三种传感自免疫新架构,增强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运行可靠性; ③在智能传感器信号处理前端增加校正引擎,采用多尺度解耦技术,提高测量准确度; ④采用面向对象建模语言UML与Petri网结合,对网络化智能传感器进行混合建模,建立网络化智能传感器通用模型,缩短开发时间。 ⑷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具备一定成熟度,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仪器仪表、汽车、电力、物流等行业传感与检测中,项目无三废排放,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安全性。 ⑸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技术成果已在广州电测仪器厂、广州安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晨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蓝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产业化需要一定的成熟过程和政策支持。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