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6105]PICC集束策略与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网络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集束化策略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 care improvement.IHI)首先提出,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其中每个治疗方法或护理措施对患者都是最佳策略,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探索性地将“集束化”理念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自2000年开展PICC新技术以来,由于各地开展新技术的时间先后不一,致使护理质量参差不齐,亟需对PICC相关研究策略进行整合,形成PICC集束化策略,进一步地规范PICC的维护流程,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从而提高PICC维护质量。广西省多为山地、丘陵地形,交通多不方便。PICC置管患者至少每7d需到医院接受1次维护,患者在接受化学治疗的间歇期间,体质虚弱,回到执行置管的医院大多数路程较远,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和身体负担,不完善的区域协作维护体系,未能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对此,PICC集束策略与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本课题通过构建PICC集束化策略和广西区域PICC维护网络体系两大部分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现状展开调查、居家维护模式在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构建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份预警模型、了解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现状并构建其预防策略等,形成PICC集束化策略;以及通过制定PICC标准化操作流程、PICC维护制度、建立PICC维护转诊流程、并与77家协作医院,通过对口支援、巡回医疗等方式增加维护网点、培训维护网点护士,并成立了“广西静脉输液治疗协作网”,实现全省PICC维护网点由 2014年的21个增加至2017年133个,维护点由市县级向乡镇级不断扩展,建成了全省分级协同城乡一体的PICC维护网络体系。使得维护点护士维护合格率由原来的 76.02%上升至 96.0%,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极大减轻了广西数万名置管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延续性的同质服务。并且发表研究相关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6篇;相关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次,国内学术交流6次;荣获2017 年护理质量改善提灯奖;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3名。本课题具有以下创新性:①目前国内对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现状研究较少且影响因素不明确,本研究系统地研究了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而且通过图文并茂、视频等形象化健康宣教措施改善了患者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②居家维护模式在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创新性使用自制的PICC导管维护视频、模拟道具的应用以及采用电话、QQ群、微信群及自制并发症随访问卷进行随访及宣教,通过讲动漫、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结合,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快速熟悉导管维护过程,并使患者出院后通过视频回放使得培训家属可以快速、熟练掌握导管维护过程,尤其是自制动漫的应用让患者更容易记住宣教内容。居家维护提高了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导管维护缺失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节约医疗花费,减轻患者负担,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③采用前瞻性随访方式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的构建,从置管开始随访至发生血栓或导管拔除,与回顾性研究和短期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相比,研究数据更加完整、可靠。本研究形成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表在肿瘤患者身上应用曲线下面积高于Seeley评分系统曲线下面积,对肿瘤患者PICC-CRT预测的准确度较高,有利于降低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④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多中心的调查,给MARSI的流行病学补充了新数据并提示肿瘤患者PICC置入部位MARSI流行状况显著,并明确了MARSI的高危人群,更好地指导了MARSI的预防;基于循证预防策略的构建,迎合了临床需求,促进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化、标准化。⑤“PICC集束策略与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项目的推广,成果惠及广西、全国乃至东盟各国家地区的置管患者,助力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然而本课题尚存不足:①研究对象的选择较局限,样本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偏倚;②部分维护问题仍未能及时发现并反馈,PICC维护区域网络体系仍有待后续进一步的建设;③全省PICC维护点虽逐年增多,但在偏远乡镇地区仍显不足。今后还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规范PICC操作与维护方法,将研究的成果全面推广至临床应用中,切实给广西、全国乃至国际东盟“一带一路”各国家的PICC置管患者提供方便。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