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6367]川育20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SW3243//35050/21530。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1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色绿,生长势旺。株高92厘米左右,略开张、整齐,成株叶片中等长宽斜上举。穗层整齐,结实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2.5万穗,穗粒数39.5粒,千粒重45.7克。抗倒力较弱。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0克/升、796克/升,蛋白(干基)含量13.0%、13.99%,湿面筋含量27.5%、29.3%,沉降值23.5毫升、24.7毫升,吸水率64.0%、68.2%,稳定时间2.2分钟、2.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5E.U、175E.U,延伸性15.0厘米、14.6厘米,拉伸面积36.8平方厘米、33.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2.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5%;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6.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9%。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4.1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53%。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注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中西部、贵州中西部、重庆中西部、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云南中部、甘肃南部种植。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